百科知识

端午节不只是粽子,节分习俗你了解多少

端午节,通常认为其核心是纪念屈原,吃粽子是其最为人熟知的习俗。然而,实际上,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远不止于此,它是一个蕴含着丰富民俗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

“节分”是古人对时节变化的描述,端午节恰好处在仲夏时节,是寒热交替、阴阳转换的关键节点。古人认为此时阴阳失衡,易有疫病,因此衍生出一系列驱邪避瘟、祈求安康的习俗。比如悬挂艾草与菖蒲,利用其特殊的香气驱赶蚊虫、净化空气、辟除邪秽;佩戴香囊,内装朱砂、雄黄、香药等,以芳香驱虫、辟秽解毒;饮雄黄酒(现在多改为用雄黄酒在额头或身上点画,以求安康,但注意雄黄有毒性,现代已不提倡饮用),以毒攻毒,预防疾病。

此外,赛龙舟也是端午节极具特色的习俗。这不仅是力与美的展示,更蕴含着古人祈求风调雨顺、祛除水患、纪念先贤的愿望。各地不同的粽子形状、口味以及独特的习俗,如挂钟馗像、放纸鸢、系五彩线等,都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因此,端午节是一个集纪念、防疫、娱乐、感恩等多重意义于一体的综合性节日,其习俗远比吃粽子要丰富和深刻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