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创新设计揭秘:升降椅底部独特调控旋钮体验解析

创新设计揭秘:升降椅底部独特调控旋钮体验解析

好的设计是有“语言”的:探索交互体验设计中的“示能”心理学理论

编者导语:优秀的设计作品应具备清晰的表达性,能够让用户直观了解如何操作。这背后的过程涉及到了心理学五大核心交互体验设计理论,包括示能、意符、约束、映射和反馈。本文将聚焦于“示能”这一核心,结合实践案例深入探讨其应用和作用。让我们一同开启这场设计心理学的奇妙之旅吧!

五大核心概念是设计心理学中的基石,由唐纳德先生在《设计心理学》一书中首次提出。这些概念对于理解和实践交互体验设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重点聚焦“示能”这一要素,并结合实际项目案例展开讨论。

许多设计师在接触交互体验设计时,可能会面临这样的困境:感觉别人的方案简单易懂,但自己实践时却无从下手。这是因为我们过于关注结果,忽视了思考过程。正如烹饪一道美味佳肴,看似简单,但真正了解食材选择、处理顺序、烹饪技巧的人却不多。

一、关于示能

当我们看到一个控件时,可能会觉得它就应该在那里,但当我们自己开始设计时,却很难合理运用这个控件,甚至对信息布局、流程节点、整体结构都感到迷茫。许多UI设计师认为执行性工作没有价值,因为方案是别人的,思考过程也是别人的。但实际上,商业设计师的核心是解决问题,解决业务和用户的问题。那么,UI设计如何体现价值呢?答案就在于理解和应用交互体验的核心概念,从设计角度思考,为业务赋能。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讲解示能。心理学家吉普森将示能描述为:“有形物品如何向使用者传达与其互动的重要信息。”换句话说,示能是指事物通过其外在形态向使用者展示其功能和用途。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如门、椅子等。

在我们的数字产品中,“示能”又是如何体现的呢?例如开关控件,开关本身具有两种互斥的属性和功能:开/关、启动/禁用。开关控件的外在样式能够展示其所属模块以及状态是开启还是关闭。虽然开关看似简单,但在设计中却需要深入考虑。因为状态和意符形态在日常中并没有固定标准。在数字产品中,示能涉及到状态的反馈、操作习惯等问题。但无论如何,示能都是帮助我们理解和操作数字产品的重要一环。

除了示能,还有反示能。指的是物体之间不能进行某些特定的互动。例如工学椅,你可以靠坐在椅子上并把手放在扶手上,但不能在椅子上蹦跳。数字产品中也会存在反示能的控件。在实际设计中,我们需要根据场景和需求灵活运用这两种概念。例如在一个场景中,我们需要一个既可以点击切换又具备其他功能的控件时,就需要在示能和反示能上做出创新性的设计和思考了!以满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需求和优化体验。了解示能后,我们需要考虑不同场景中示能的变化以及如何正确运用这些知识帮助我们进行产品设计。要警惕一些表面相似但实际意义不同的设计元素的使用误区,因为它们可能带来混淆和误解,影响用户体验。

理解示能的原理和运用方式对我们设计师来说至关重要。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和习惯,设计出更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产品来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竞争力。

二、小结

本文我们讲解了什么是示能以及它在设计中的应用和作用。掌握和运用好这个概念对于我们设计师来说非常重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去理解用户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从而设计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让我们通过设计传递更多的信息和价值,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并提高生活质量。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真正优秀的设计师!本文作者为应骏老师,感谢大家的阅读和支持!欢迎关注他的公众号:应谋鬼计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设计理念和案例!也希望大家能够参与到讨论中来提出宝贵的建议和反馈让我们一起进步!


创新设计揭秘:升降椅底部独特调控旋钮体验解析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