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南方朋友们,你们能猜猜这是什么美味吗?是糕点?凉粉?还是凉皮?都不是哦!让我来揭晓答案吧,这是来自北方的独特美食——碗托。
这位来自山西的返工姐带给我们当地的美食特产,让南方的朋友们都感到十分新奇。尝过之后,大家都赞不绝口,虽然一开始并不熟悉,但是美味的共识已经达成。
碗托的口感糯滑,略带韧性,有点像凉皮,但更为厚实有嚼劲。淋上特制的调味料后,酸辣鲜香,让人越嚼越有味。
碗托是山西的特色小吃,也被称为碗脱或碗饦。它的制作方法比凉皮简单许多,只需将面浆调好后装入碗中蒸熟,然后凉拌或热炒即可食用。
在山西的饭店里,碗托通常被脱模切条后,浇上特制的调味料汁端上桌。而在小摊上,店家会熟练地用碗装着碗托,快速将其切成大小均匀的菱形,然后浇上油辣子、蒜水、陈醋等调味料。
食客们可以一手托着碗,一手用竹签叉着吃。这样一份简单的碗托,价格只有三四块钱,但在古城的小店里,每天能卖出上千份呢!
虽然碗托在各地都有销售,也有真空包装制品可以网购,但山西的面食天才们还是喜欢在家里自制。其中,平遥、柳林和忻州保德三个地方的做法最有代表性。
平遥人喜欢用白面制作碗托,面浆由面粉和水调制而成,蒸好后还要切片下锅炒,配菜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择。柳林人则更喜欢用荞麦制作的碗托,做法更为精细,需要用荞麦糁子手动出面浆,再用粉糊蒸制。保德也以荞麦为主,做出来的碗托搭配肉臊子更为美味。
现在自家做碗托已经不再局限于白面或荞面了,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面粉,甚至可以将两者结合,兼顾口感和筋道。手法也很关键,要先和成面团,再分次加水使面团充分吸收水分,变为酸奶稠度的面浆。蒸的时候要用特定的碗来“托”住面浆,这样蒸出来的碗托厚度适宜,方便食用。
最重要的是料汁的调味。除了凉拌款外,还可以按照炒面的方式来加工或者添加肉臊子当浇头等等。吃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
碗托虽然名气不小,但却非常实惠,不仅曾上过《舌尖上的》,还是非遗美食。这两年在某音某书上也非常火爆。想在家自制的小伙伴们可以学习这个美味的食谱。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喜欢的配料,做出属于自己的特色碗托。最后不妨给山西的美食留一碗尝尝吧!得到了本地人的认可就再好不过了。值得注意的是,碗托不仅仅存在于山西地区与它接壤的陕西也有它的身影出现并且深受当地人喜爱。陕西榆林的肝子碗托就是一道非常美味的特色菜它以麻辣猪肝为浇头配上碗托口感细腻嚼劲十足非常美味可口。此外当年山西人走西口也将碗托带到了内蒙古如今它已经成为准格尔旗四大名吃之一受到当地人的喜爱和骄傲。美食在传播过程中相互影响交融逐步演变成当地人为之骄傲的符号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还有许多未被发掘的美食等待我们去发现和品尝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的美食探索之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