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PUA与NPD:深度解析网友热议的NPD究竟是何物?

PUA与NPD:深度解析网友热议的NPD究竟是何物?

近年来,“NPD”这个词逐渐在大众中流行起来,成为了心理领域的热门话题。NPD即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一种长期存在的人格障碍,其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神话中的纳西索斯。

随着多档电视节目的播出,NPD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关注。不少网友开始讨论人际关系中的NPD,纷纷分享自己与NPD相处的经历。究竟什么是真正的NPD呢?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NPD是否就是真实的状况呢?

NPD的主要特征源自纳西索斯这位过度迷恋自己倒影的英俊少年。这类患者以自我为中心,过度夸大自我重要性,渴望他人的赞赏,缺乏共情能力。他们花费大量时间追求权力、成功和外在形象,处理人际关系时显得自私,常表现出傲慢的行为和态度。

针对NPD的特点,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精神卫生科的副医师申晨煜向中新网记者进行了解释。他指出,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成因复杂,包括遗传和后天环境等多种因素。需要注意的是,关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病因研究尚未有明确结论,即使个体表现出一些特征,也并不代表一定存在人格障碍。

那么,什么样的人会被诊断为NPD呢?申晨煜表示,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很多,但要诊断为自恋型人格障碍并非简单的事情。如果个体的某些性格特质对其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干扰或影响,才可能考虑人格障碍的诊断。他还强调,人格障碍是一个连续的谱系,每个人都能在谱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正常与异常的边界并不清晰。

面对NPD,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由于NPD患者缺乏共情能力以及可能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剥削行为等特点,在网上广受批评。申晨煜提到,自我觉察能力在任何心理治疗中都至关重要,这也是诊治自恋型人格障碍的难点。对于遇到NPD的情况,他建议增加自我觉察能力,审视自己是否过于自我。对于关系中的另一方,需要根据情况寻求专业帮助或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有人认为自恋的人越来越多了。对此,申晨煜表示,很多心理疾病或障碍可能以前就有,只是现在有了更准确的诊断方式。对于网络上关于心理疾病的讨论和解读,可能存在误解和过度诊断的情况。对于名人被诊断为NPD的情况,他认为情况更复杂,需要谨慎对待。同时他也指出,除了NPD外,“心理热”逐渐成为趋势,各种心理名词如讨好型人格、回避型依恋人格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虽然存在误解和过度解读的可能,但公众讨论有助于拓宽情绪理解的边界。他提醒大家在讨论中要避免简单对号入座。


PUA与NPD:深度解析网友热议的NPD究竟是何物?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