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雍乾盛世时期,皇室对于摹古之风的崇尚极为盛行,御窑厂也受命全力摹制瓷器。这一时期所生产的瓷器,无论是雍正中期还是乾隆时期,都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其中,蓝釉瓷器作为永宣器类中的经典之作,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摹制和创新,其独特之处在于既遵循古法又不拘泥于古人思路,展现出了新的创意和独特风格。
乾隆御窑厂在摹仿宣德霁蓝釉方面有着详细的记录。唐英所著的《陶成纪事碑记》中明确记载了有五种十七种釉色,其中包括仿宣窑霁青的釉色,其色泽浓红,呈现出橘皮、棕眼等独特纹理。乾隆时期繁荣昌盛,乾隆皇帝本人也对珍贵瓷器情有独钟。在文献中,如《造办处各活记清文件》就有记录,乾隆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曾下令烧制一批摹古瓷器,其中就包括蓝釉描金福寿纹细颈瓶。
此瓶全身施以霁蓝釉,色泽明亮、均匀,宛如宣窑的宝石蓝,其美丽的色彩在清代瓷器中独树一帜,堪称乾隆御瓷之冠。这种釉色的烧制极为困难,毁掉的产品数量远多于成品,或许正因为其复杂的工艺和繁多的步骤,才使得这种釉色的烧制时期极为短暂。
此瓶造型优美,鼓腹细颈,制作精细,胎体厚薄适中,轻重适宜。全身施以宝石蓝釉,口沿涂金,颈部绘制折枝桃实和团寿图案。腹部也绘有描金桃实团寿纹,数只蝙蝠在其中穿飞。瓶身底部则有“大清乾隆年制”的青花篆书款识。此瓶实为案头陈设的雅致之物,是乾隆色地瓷器中的标准御窑精品。
乾隆蓝釉描金福寿纹细颈瓶的尺寸如下:
口径:2厘米
高度:19.7厘米
足径:6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