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正在加载中……
关于除湿模式和制冷模式哪个更省电的问题,刘教授表示:其实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从专业角度来说,除湿和制冷都是通过降低温度来实现制冷效果。除湿模式的工作原理是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水并室外,从而降低室内湿度。当室内不开窗、没有新风进入时,湿度会维持在较低水平。而制冷模式则是通过降低室内温度来达到舒适效果。由于窗户和墙壁的传热效应,即使室内温度降至26度,关闭空调后仍然会逐渐回温。哪种模式更省电需要根据室内湿度、室外温度以及空调使用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
关于空调温度设置为26度时,为何感觉比室外26度更凉爽的问题,刘教授解释道:这可能与三个原因有关。空调吹风可以加速空气流动,使人感觉凉爽;室外温度可能受到阳光、地面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让人感觉较热;空调设置的26度是室内温度的目标值,实际吹出的风可能比26度更低,因此让人感觉凉爽。
对于同样温度下为何制冷比制热感觉更凉的问题,刘教授解释说:空调的工作原理是热量搬运。在夏天,空调将室内的热量搬到室外,而冬天则相反。在制冷模式下,制冷剂温度比室内更低,让人感觉凉爽;而在制热模式下,制冷剂温度比室内更高,让人感觉温暖。如果误将空调设置为制热模式而不制冷也不制热时,只会感觉像在吹风而已。
那么,在夏天使用空调时如何设置更健康、更科学呢?刘教授建议:要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来说夏天适宜的度范围为温度22-28度、湿度20%-60%。从节能角度考虑,可以将温度设置在26度以上,如果室内湿度过高可以选择开除湿模式。要定期开窗通风换气、清理空调积聚的粉尘等。
关于是否在厨房安装空调的问题,刘教授认为:厨房通风比降温更重要。由于烹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且厨房使用天然气后氧气含量较少,因此厨房安装空调的意义不大。开窗通风可以保证热量交换和空气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