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天就是九九重阳节了,关于重阳节的由来,其最早源自于古代易经中的观念。在易经中,“阳爻”为九的象征,九月初九这一天,即九月九日,日月皆九,因此得名重阳节。重阳节又被称作重九节或九九登高节,这一天的习俗源远流长,早在汉代的《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九月九日,佩戴茱萸,食用蓬饵(即重阳糕),饮用菊花酒,寓意长寿。”这些习俗传承至今。
除了传统的习俗外,重阳节也是秋游的好时节。古人把三月三日和九月九日相对应,认为这两个日子是春秋两季赏景出游的最佳时机。重阳节是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传统节日,我们应当传承并发扬这个节日的精神内涵。
在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中,“食五物忌二事”是非常讲究的一部分。我们来看看具体有哪些食物和禁忌。首先是花糕,它是重阳节的必备食品之一。自宋代流传至今,因只在重阳节期间食用而得名。在江浙沪一带,重阳节临近时就会专门制作五颜六色的花糕,并洒上桂花以增加美观和香气。其次是螃蟹,特别是大闸蟹。每年秋至,大闸蟹成熟膏满黄肥,是重阳节期间不可错过的美食。菊花酒也是重阳节的必备饮品。古人认为饮用菊花酒可以祛灾祈福,带来吉祥。除此之外,还有羊肉面、菊花糕等也是重阳节的传统美食。
在食疗养生的人眼中,秋冬食羊肉是进补的刚需。在浙江湖州、桐庐一带,红烧羊肉面是非常流行的美食。由于“羊”和“阳”同音,重阳节吃羊肉成为江北和塞外的习俗。
除了上述五种食物外,还需要注意两件事在重阳节是禁忌的。第一,不能送菊花,因为菊花是祭花,所以不适合赠送;第二,在重阳节这一天,祝福应该围绕“身体健康”或“全家平安”,而不宜说“节日快乐”。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可以享受吃花糕、螃蟹、喝菊花酒等美食的也要注意避免这些禁忌,共同度过一个有意义的重阳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