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喊人就是没教养?”这种观念确实显得有些老土和过时了。在人际交往中,是否称呼对方的名字或者使用尊称,更多地应该取决于具体的场合、双方的关系以及个人的舒适度,而不是一刀切地认为不喊人就是没礼貌。
首先,人与人之间的熟悉程度和关系亲疏不同,称呼方式自然也应有所区别。对长辈、上级或者不太熟悉的人,使用尊称以示尊重是应该的;但与亲密的朋友、家人或者平辈同事,过于拘谨地喊名字反而可能显得生分,甚至不近人情。真正的教养体现在尊重他人,但这尊重是建立在理解和体贴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墨守成规。
其次,现代社会强调平等和个性,过于强调“喊人”这一形式,忽视了行为举止、言语态度等更重要的教养体现,显得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一个人的教养体现在他是否懂得倾听、是否尊重他人意见、是否言行得体、是否乐于助人等方方面面,而不是仅仅看他是否主动喊了你的名字。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不喊人”等同于“没教养”。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教养,应该看他是否真正尊重他人,是否在交往中展现出良好的品德和修养。观念应该与时俱进,过于僵化的标准反而会阻碍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