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来详细探讨如何计算盈亏平衡点。这主要包括四个步骤。
我们需要将某一时期的成本分为两大类: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是指与产量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电力消耗、工人工资等。这类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减而相应变化,通常在生产流程开始后才产生,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制造费用。而固定成本,也叫固定费用,是指在一定时期和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不会因业务量的增减而变化的成本。这包括管理费、销售费用、固定工资、福利费、办公费、折旧费和修理费等。
接着,我们需要计算变动成本和变动成本率,也称为补偿率,即变动成本在销售收入中的占比。计算方式为:变动成本率 = 变动成本 销售收入 100%。进一步细分,变动成本率 = (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量)(单价 销售量) 100%,或者 = 单位变动成本 单价 100%。
第三步是计算边际贡献和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它代表了企业产品扣除自身变动成本后对企业的贡献。企业的边际贡献主要用于覆盖固定成本,如果有剩余则形成企业的利润。如果边际贡献无法覆盖固定成本,企业则会产生亏损。边际贡献率则是1减去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之间存在一种互补关系:如果产品的变动成本率高,则其边际贡献率低,创利能力小;反之,如果产品的变动成本低,则其边际贡献率高,创利能力高。
我们将固定成本除以边际贡献率,得到的数值就是盈亏平衡点,也被称为保本销售额。这个数值代表企业在该点上刚好可以盈亏平衡,既不会盈利也不会亏损。通过对这一数值的精准计算和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制定经营策略和市场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