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解析:
1、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较少的元素,如铁(Fe)、锰(Mn)、硼(B)、锌(Zn)、铜(Cu)、钼(Mo)等。可巧记为一句话:铁门碰撞出铜母的声音(如驴鸣)。
2、大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碳(C)、氧(O)、氢(H)、氮(N)、硫(S)、磷(P)、钙(Ca)、镁(Mg)、钾(K)等。可简记为:洋人探亲,留下人盖美家。
3、统一性: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表现在,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能找到。
4、差异性: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体现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语句阐述:
1、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丰富多样,大约有200万种,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这些元素构成了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2、在生物体中,C、H、O、N、P、S这6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占原生质的比例高达约97%。除此之外,其他元素有的参与生物体的组成,有的则影响生命活动。例如,微量元素硼能够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硼会影响植物的过程。
进一步名词解析:
1、原生质:指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包括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不包括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一个植物细胞并非一团原生质。
2、结合水: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一部分。
3. 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生化反应,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的废物。
4、无机盐: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无机盐还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例如,动物缺钙会。
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如葡萄糖、果糖等。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如蔗糖和麦芽糖。多糖则是能水解生成许多单糖的糖,如淀粉和纤维素等。除此之外,还有可溶性还原性糖如葡萄糖和麦芽糖等。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而核酸则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脱水缩合是氨基酸形成肽链的过程。肽键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还有肽链、二肽、多肽等概念。肽链通常呈链状结构。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的不同决定。核酸最初是从细胞核中提取的酸性物质,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类。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是遗传物质。RNA则含有核糖。公式中,肽键数等于脱去的水分子数,也等于氨基酸数目减去肽链数。基因(或DNA)的碱基与信使RNA的碱基及氨基酸个数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关于蛋白质的特点和结构多样性以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也值得关注。核酸控制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它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核酸作为遗传物质,存在于一切细胞中,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有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