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就地过年”的背景下,他们比往年春节更加忙碌。
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是春节期间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的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和快递小哥。每当订单提示声响起,他们如往常一样迅速反应,为市民提供便捷的服务。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他们的故事。
“今年春节我将24小时接单,感到很踏实。”
王涛是一位饿了么骑手,37岁,来自湖北黄冈。他是一位在武汉大街小巷穿梭的外卖骑手,经历过抗疫题材电视剧《在一起》中的许多场景。
王涛的日常工作区域在武汉市江汉区的协和医院、同济医院附近。2020年新春之际,新冠在武汉爆发,医院成为了社会瞩目的焦点。王涛所在的站点负责人问他是否愿意继续工作,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封城初期,王涛面临了极大的困难,商店关门、居民隔离,他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变得艰苦。他收获了许多感动。有一次,他接到了一个买菜的单子,顾客请求他帮忙购买消毒用品。虽然购买过程并不顺利,但王涛坚持不懈,最终成功买到并送到顾客手中。那天武汉下着雨夹雪,天气极冷,王涛的外套被打湿,骑车速度缓慢。当他到达顾客母亲家时,手已经冻得通红僵硬。令王涛感动的是,老人家关心的不是他是否冻得发红的手,而是他是否安全。这样的暖心故事在王涛的工作中还有很多。
今年春节,王涛选择独自在武汉过年。他决定春节期间不关闭接单系统,保持24小时在线。“我觉得我要留下做点什么。”王涛说。
“缺席家人的生日宴,我在北京坚持出车”
刘润生是一位滴滴专车司机,46岁,来自河北邢台。因为原因,他留在了北京过年。
刘润生曾是一名厨师,后来从事滴滴司机工作。这段时间,他的老家河北邢台南宫市发生了,南宫市全域被调整为高风险地区。为了响应“非必要不返乡”的号召,他和在北京务工的妻子选择就地过年。
刘润生的父母年过七十,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期间,他只能远程帮他们订购物资。他每天早出晚归,工作十分忙碌。但他总是抽空出来安抚父母。他说:“之前想寄点东西回家,但很多快递都不发河北。”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出车,为市民提供出行服务。刘润生在接单间隙休息时说:“只要有机会就一直干吧。”今年春节,除了除夕夜,他其余时间都如期出车。
“我送的是包裹吗?是乡愁啊。”
臧继全是一位京东快递小哥,95后,来自安徽阜阳。他深深理解手中每一份年货快递的含义——那是寄件人和收件人之间情感的纽带。受就地过年影响,购买年货的人增多,臧继全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他已经习惯了春节与工作相伴的日子。他说:“每个工作都有酸甜苦辣,但快递员接触的人多,感受到的人情也更多。”尽管工作中遇到许多困难和不愉快的事情,但他总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充实且繁忙,没时间记仇。”他说。今年春节是快递员工作的重要时期臧继全选择留下来坚守岗位。“只能等忙完了再回家和家人吃一顿饭多视频、电话联系。”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