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朋友圈里,总能看到同事们阳台上绿意盎然的菜园。从期间的封控到如今年轻人兴起的“阳台经济”,种菜早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我也曾尝试在上海的五月,于阳台上开辟出一片三平米的菜园。实践下来,我发现这是一件充满治愈感的事情。当自己亲手种植的苋菜变成美味的汤菜时,那种成就感与满足感,就如同游戏通关一样令人欣喜。今天,我不谈鸡汤,只分享实际操作经验:九种适合都市人的懒人蔬菜种植方法,其中还包括我亲自踩过的一些坑以及独家秘诀。
去年,我使用番茄APP记录种菜过程,每天盯着生长数据,结果反而增添了许多焦虑。对于像辣椒、茄子、番茄这些经典蔬菜,其实并不需要高科技的管理。对于辣椒苗的选择,别只图便宜买细杆的,要选茎秆粗壮的。移栽时,记得带原土坨,这样可以避免僵苗。至于茄子,它才是真正的劳模。但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别让底部叶片贴地,否则在梅雨季节容易烂叶。
对于年轻人来说,种菜的最大敌人不是虫子,而是耐心。比如苋菜和鸡毛菜这对组合,种植时需要注意撒种不要过于规整,混合沙土抛撒效果更好。对于防止虫害,除了草木灰,咖啡渣和蛋壳粉的混合使用也颇为有效。间苗时别忘了留出适当的间距,否则全苗可能变成细长的“豆芽菜”。
关于种菜方式,我尝试过水培叶菜,但口感总带着一股塑料味,不如土培来得实在。种菜的乐趣在于留白,就像做PPT一样,不要过于拥挤,给植物留出生长的空间。比如空心菜扦插时,茎秆不要全埋土里,露出三分之一才能憋出新芽。收割时也不要剃光头,留2-3个节点,配合黄豆水养护,很快又能再次下锅。
红薯叶的蛋白质含量是普通绿叶菜的两倍。种植时只需在鱼缸水中加入两滴鱼缸水即可让叶片生长得如荷叶般大。在阳台上种植垂直蔬菜也非常实用,比如黄瓜、豇豆等。种植过程中也有许多小技巧,比如黄瓜苗期不要急着施肥,等第一朵雌花出现后再追肥。豇豆搭人字架要趁早,否则藤蔓容易和其他植物纠缠在一起。
甚至可以在阳台上种植玉米和水果玉米。关键在于授粉时要每天早十点摇动植株,不要相信一株双穗的说法。对于新手来说,糯玉米比甜玉米更适合种植,因为它虫害少且抗倒伏。我还曾尝试用奶茶杯种秋葵,虽然长得矮小但居然结出了果实。
年轻人种菜到底是为了什么?我认为有三点领悟:对抗算法掌控、低成本心理疗愈和社交硬通货。种菜看着种子破土而出比刷短视频更有确定的快乐;掐虫子的解压效果堪比捏泡泡纸还附赠绿色蔬菜;自己种的蔬菜作为礼物送给朋友比发红包更有心意。有人说这是小资作秀但我算过账:只需30元启动资金两个月就能收获市价超二百元的蔬菜这投入产出比绝对靠谱多了”。两年的种菜经验让我深刻感受到种地的快乐。“土地从不会PUA你只需埋下种子它便会向你展示一条成长的路径。”五月还剩最后十天不妨放下手机半小时投入到土地中哪怕是用外卖盒种一丛红薯叶享受那份与大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宁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