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

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

盛唐时期,李白和杜甫的光芒无疑是最为璀璨的,然而在他们之外,还有许多杰出的诗人。这些诗人根据他们的创作主题和艺术风格,大致可以被归为两大流派: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其中,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包括王昌龄、高适、岑参和王之涣等人,而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则是王维与孟浩然,他们两人被誉为“王孟”。

除了广为人知的王维和孟浩然,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中还有一些诗人虽在现代可能不为大众所熟知,但他们的作品却有着独特的魅力。例如常建,他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便是一绝。再比如祖咏,他的《终南山望余雪》中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也令人印象深刻。

而今,我们要重点介绍的这位诗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中除王维和孟浩然外的另一位重要代表——储光羲。尽管储光羲在现代的知名度不高,但他在古代诗评家的评价中却颇受推崇。明代胡应麟在《诗薮(su)》中将他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相提并论,评价为“王孟储韦,清空闲远”。宋代的苏辙则更是特别欣赏储光羲,认为他的诗歌“高处似陶渊明,平处似王摩诘”。

储光羲的人生轨迹与王维颇为相似,两人都是少年成名,中进士的年岁都在20岁左右,之后走上仕途。在735年至755年间,他们两人都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储光羲也在终南山别业隐居。在安史之乱时,他们都被俘并接受伪职。王维因弟弟王缙立功而请求削官保兄,得以在乱后幸免于贬;而储光羲则被贬至岭南。

储光羲的诗歌创作主要以山水田园诗为主,《全唐诗》收录了他的200多首诗,其中山水田园诗占一半以上。这些诗歌中透露出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虽然他没有像王维那样留下许多名篇,但也有一些小诗意境优美,如《钓鱼湾》中的“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储光羲的《江南曲四首》其三:

江南曲四首其三

日落时分,长江之滨,

相约归航,渡头相迎。

落花仿佛有情,随轻舟荡漾,

来去追逐,意境唯美。

这首小诗仅20字,却描绘了一场含蓄而唯美的爱恋。尤其是后两句,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个美丽的意境:落花随着轻舟飘荡,仿佛有着自己的情意。

夕阳下,江面上的落花随着水波起伏,男女相约归航,渡头相迎。江水中的落花似乎也跟着轻舟来回荡漾,营造出一种浪漫而唯美的氛围。这种意境的描绘透露出清新流丽的江南民歌风格,将年轻男女的情感追逐写得含蓄而美好。两个版本的“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或“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相比,我更偏爱后者,“轻舟”意象更富有画面感,也更美。


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