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季正是海鲜盛宴的时节,各种海产品如皮皮虾、螃蟹和大虾纷纷上市。海鲜不仅口感鲜美,更富含丰富的营养价值。很多人都想在这个季节大饱口福,但在享受美食的我们也要了解如何购买高质量的海鲜以及吃海鲜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于海鲜的营养价值,你知道吗?
海鲜中的鱼类、虾、蟹等富含蛋白质,含量高达15%~20%。像鱼翅、海参、干贝等更是含有超过70%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其氨基酸组成与肉类相似。这些海鲜的脂肪含量很低,多数在1%~3%之间,且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容易消化,不会引起动脉硬化。鱼类脂肪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D,尤其是鱼肝中含量更为丰富。鱼肉中还含有一定量的尼克酸和维生素B1。海带、紫菜等海中植物则富含碘和铁。
那么如何购买新鲜海鲜呢?你需要做到“三动”:
1. 动眼:观察海鲜的外观。鱼眼应呈透明无混浊状态,鱼腮应鱼肉,表面有光泽。虾壳应完整、有弹力且富光泽。螃蟹及贝类海鲜的外壳应富光泽,肢体硬实有弹性。鱿鱼、章鱼等皮肤应光滑,爪弯曲,斑纹清晰。
2. 动手:触摸海鲜的肉质。新鲜的海鲜肉质应坚实有弹性,不会深陷,并且表面无黏液。
3. 动鼻:用鼻子闻一下。新鲜的海鲜应带有特有的鲜味,如果有腥臭或的味道则应避免购买。
享受海鲜美食的也要注意以下禁忌:
1. 海鲜必须煮熟:海鲜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这些细菌耐热性强,需要在沸水中煮4-5分钟才能彻底杀菌。未煮熟的海鲜如醉蟹、生海胆、酱油腌海鲜等要慎重食用。
2. 避免死贝类:贝类带菌量高,一旦死去便会大量繁殖病菌、产生毒素。应选购活贝并尽快烹调。
3. 海鲜与啤酒不宜同吃:虾、蟹等海产品在代谢后会形成尿酸,过多会引起痛风等病症。同时饮用啤酒会加速体内尿酸的形成,所以吃海鲜时最好别喝啤酒。
4. 海鲜与水果不宜同食:海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吃完海产品后马上吃水果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还会引起腹痛、恶心等症状。最好间隔2小时以上再吃。
5. 吃完海鲜不宜喝茶:茶叶中也含有鞣酸,能与海鲜中的钙形成难溶的钙,因此吃海鲜时最好别喝茶。
6. 冰鲜虾不宜白灼:只有高度新鲜的水产海鲜才能做成清蒸、白灼之类的菜肴。如果放在冰箱里时间过长,虾体的含菌量会增大,不适合白灼的吃法。但冰鲜的虾可以高温烹炒或煎炸。
7. 海鲜与维生素C不宜同食:某些海产品如虾、牡蛎等体内含有化学元素砷。虽然含量很小,但在严重污染的环境下可能会达到较高水平。高剂量的维生素C(超过500毫克)与砷经过化学反应可能会转变为有毒的三价砷()。但只要我们不过量摄入维生素C,同时避免吃虾头、鱼头,就不会有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