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树强教授:探寻笔序在书法中的意义
崔树强,北京大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学院副院长,对书法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本文中,他将引领我们探讨笔序在书法中的意义。
在日常汉字书写中,笔顺或者叫笔序,是汉字笔画书写的顺序。大部分汉字都是由若干笔画组成的,书写时笔画之间都有先后顺序。在最开始学写字的时候,孩子们会被要求掌握笔顺规则。这些看似繁杂的笔顺法则,实际上不仅仅是一种顺序要求,更是服务于结构均衡的需要。换句话说,在正体字(楷、隶、篆)中,按照这样的笔顺写出来的字,更容易达到结构均衡。
在行草书中,笔序的作用和笔势的连绵,产生了新的意义。这是因为笔序的连贯性和运动感在行草书中得到了强化。具体来说,行草书的书写风格发生了转变,增加了放纵连绵之势,使得字与字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加适合抒发人的性灵和情感。这种从章草到今草的转变,可以说是艺术精神发展的必然结果。
崔树强教授进一步指出,“一笔书”的关键在于内在气脉的畅通。虽然形迹时断时续,但内在流动的气脉从未衰竭。有气则能笔断而气脉相联,无气则如断线残珠。“一笔”的“一”,使得一次性的书写创造一个生命的整体。“一笔书”的真精神在于,一笔就是一气,就是在一根自由自在流淌的线条里表现自己,这就是美。
在行草书中,静止的、空间化的汉字造型结构被注入了流动的、时间化的因素,也因此实现了艺术性的升华。在这里,书法家将空间转化为时间的关键要素就是笔序。每一个汉字有一个独立的方块空间,在笔画的连带中,虽然牵丝连带,往复缠绕,但时序却是不能乱的。这种时序关系的特点强化到一定的程度,就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书法的创作在时间的展开过程中,完成了空间的创造,在空间的构建过程中,完成了时间节奏的展延。笔墨流泻的线迹既是时间的,同时也是空间的。书法的空间不像雕像和建筑里的几何,而是显示一种类似于音乐和舞蹈所引起的一种节奏化的空间。这个音乐化、节奏化的时空合一体是艺术家追求的灵魂。
崔树强教授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为我们揭示了笔序在书法中的意义。他的见解独到且深入,让我们更加理解和欣赏书法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