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闫海东发明的拨面机已经售出七十多台,获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身为农村“80后”的新农人,他对此深感自豪并表示:“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享受到拨面机带来的便利。”
闫海东的发明之路源于他对机械制造的热爱和对民众需求的敏锐洞察。在陕西、宁夏、内蒙古等地区,面食深受人们喜爱。一天,他和朋友在早餐店闲聊时,萌生了发明拨面机的想法。他看到早餐店的师傅手工拨面非常辛苦,而且效率低下,于是决定研发一款拨面机来减轻他们的负担。
从小喜欢手工制作的闫海东,小时候就跟随身为木匠的父亲学习制作家具,逐渐培养起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他自制过捕鼠机、玩具枪等。到了初中,他甚至开始帮助父亲开榫卯、刨木头、刷水胶,还自制过木质的谷子播种机。他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精神让人赞叹。
为了支持自己的发明创造,闫海东不断学习各种软件,如PS、CDR等。他通过网上看教程自学,他说:“只要对一件事产生兴趣,学习起来就会很快。”
经过七八个月的努力,他确定了拨面机的大体形状,并成功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终于制作出了成品。
在制作拨面机的过程中,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面团柔软状态下不粘刀的问题。经过多次实验和调整,他最终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的拨面机操作简单,只需插电即可使用,每小时能做出180多碗面,是手工的数倍。
为了推广自己的发明,闫海东的爱人负责销售。她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产品信息,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和下单。自机器开始销售以来,闫海东的收入已经接近10万元。他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并认为自己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人生道路。
除了拨面机,闫海东还在研究制作和面、拨面一体机,并计划对玉米收割机进行改进。他表示:“我享受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并做出成果的过程。希望我能做出更多产品服务社会,同时提高自己的收入,为家庭带来更多的支持。”他的未来充满了新的希望和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