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是…的缩写的英文短语

是…的缩写的英文短语

许多患者在接受活检或手术后,都会收到一份包含许多英文缩写的病理报告,如Ki-67、CK、P53等。这些英文缩写背后究竟代表什么意义?免疫组化在诊断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听起来“高大上”但对诊断至关重要的医学工具——免疫组化。

什么是免疫组化呢?免疫组化即免疫化学染色,本质上是一种通过染色手段识别病理切片中特定蛋白质的技术。这就像在细胞内部安装了一套“探测器”,当特定蛋白存在时,就会显现出颜色,帮助病理医生判断的来源、性质和类型。

为什么需要进行免疫组化呢?很多人可能认为,只要切下一块,用显微镜观察就能诊断癌症。确实,对于一些典型的,仅仅通过常规染色(如HE染色)就可以做出判断。但在现实中,许多的形态非常相似,尤其是转移癌、未分化癌和小细胞等,很难分辨清楚。这时,免疫组化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细胞的“大门”,帮助医生准确识别的性质和类型。

那么,常见的免疫组化指标都查什么呢?报告中常见的Ki-67指标可以衡量细胞的活跃程度;ER、PR、HER2等指标对于癌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判断对激素或靶向物是否敏感;P53是一个常见的抑制基因,异常表达可能提示癌变;而CK、CDX2、TTF-1等指标则有助于判断的类型和来源。不同的癌症类型,免疫组化的组合和解读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需要由专业病理医生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染色的项目越多越好。免疫组化是有针对性的检查,根据临床需求和疑问来定制染色方案。在有限的标本数量和病人等待报告的时间里,我们需要控制成本并确保效率。滥用免疫组化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干扰诊断。因此免疫组化的选择一定要精准而不求多。

总结一下,免疫组化在现代病理学中的价值就像是“显微侦探”。它是病理诊断的精准工具,通过染色手段揭示细胞内部的“身份信息”。当我们再次看到病理报告上的这些英文缩写时,不必惊慌。它们正在默默地为我们治疗提供关键信息。如果对报告内容有任何疑问,建议与主诊医生或病理科沟通,不要自己猜测。因为医学判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凭几个指标是无法做出准确判断的。


是…的缩写的英文短语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