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正月十一不如初一和十五那样重要,但在整个正月里,它仍然是一个温馨而特殊的日子。
这一天,许多年轻人已经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紧张忙碌的工作生活。但对父母来说,这一天更是招待女儿女婿的日子,被称为“子婿日”。
关于这个习俗的起源,要追溯到初九和初十的祭祀活动。在民间,初九是祭拜的日子,人们会准备丰富的供品。初十则是祭拜土地公、土地婆的日子,同样需要准备各种供品。
连续两天的祭祀活动,让家里积攒了许多美食。在旧社会,这些供品祭祀后并不会浪费,而是会被留下来吃掉。但由于数量较多,无法在短时间内吃完,于是岳父岳母便邀请女儿女婿回家共享。这不仅是为了避免浪费,也拉近了女婿和岳父岳母的关系。
在我们家乡,“子婿日”的主题虽然是吃饭,但也有一些小风俗。首先是拜年,虽然春节拜年通常是在初一,但在这里,只要不过正月十五都可以拜年,因此也有“拜晚年”的说法。这一习俗体现了人们对情谊的重视,即使时间晚了,但对亲友的祝福之情永远不会缺席。
还有拜厕神的习俗。民间有一女子名叫紫姑,她美丽却命运悲惨。在被害后,她的灵魂得到了的同情,为厕神,为那些和她有同样遭遇的女子主持公道。正月十一也被称为紫姑日,女子们会祭拜她,希望她庇佑自己。
除了祭拜,“子婿日”还有其他习俗。例如招待女婿、准备十五灯会、给亲戚家孩子送糖果等。在这一天,岳父岳母会准备美食宴请女婿,一家人团聚分享生活的乐趣。人们也开始策划元宵节的灯会,出谋划策让节日更加热闹。给亲戚家孩子送糖果是长辈对孩子的关怀和祝福,希望他们的生活像糖果一样甜蜜快乐。
在这一天也有一些忌讳。人们不靠近丧事、不近针线、不近争吵、不近醉酒。因为这是新春的一天,人们希望远离不幸和纷争,享受吉祥喜庆的氛围。
“子婿日”体现了人们对亲情的重视和对未来生活的期盼。这些习俗都是为了我们今后的日子过的更加顺遂而制定的。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你也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你家乡的习俗让我们一起聊聊吧。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感受亲情的美好和生活的期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