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三角形内切圆二级结论

三角形内切圆二级结论

几何“二级结论”是由基本定理和公式推导出的推论。牢记这些推论,在做填空题或选择题时可以迅速应用以节省时间。遇到需要详细证明的题目时,虽然不能直接引用这些“二级结论”,但它们可以启发我们的解题思路,帮助我们预知结果或进行验证。以下是几个例题及其相关结论的介绍,通过直接使用或借鉴证明“二级结论”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加深记忆,提高解题速度和技巧。

题目1:在正方形ABCD中,ND=4,BM=3,角度EAF为45,求MN的长度。

结论:在正方形中,当E、F分别在BC和CD边上,且角度EAF为45,AE、AF截BD于M、N时,有推论:MN的平方等于BM的平方加DN的平方。

题目2:已知AD和BC是圆内两条互相垂直的弦,AB长度为2,CD长度为4,求圆的面积。

结论:在圆内接四边形中,如果其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圆心到任意一边的距离等于该边所对边长的一半。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求出圆的半径,进而计算圆的面积。

题目3:一个圆内接三角形的边长度分别是20、21和13,求圆的面积。

结论:对于圆内接三角形,可以使用海伦公式计算其面积。海伦公式的表达式为:S=√[p(p-a)(p-b)(p-c)],其中p为半周长。圆的半径可以通过三角形的边长和面积来计算。

题目4: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和CD边上,满足角度EAF为45,三角形ECF的周长为10,求正方形的周长。

结论:在正方形半角模型中,三角形ECF的周长等于正方形周长的一半。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方便地求出正方形的周长。

题目5:三角形ABC的面积为1,将三边分别延长至A ₁B、B ₁C和C ₁A,使得延长后的边分别为原边的两倍,连接这些点形成的新三角形面积为19。

结论:当三角形ABC的三边分别向外延长n倍(n为正整数)时,新组成的三角形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3n+3n+1)倍。这一结论可以迅速帮助我们求解此类题目。


三角形内切圆二级结论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