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种能够携带胆固醇进入身体外围的脂蛋白颗粒,可被氧化形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当低密度脂蛋白,特别是经过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过量时,携带的胆固醇容易沉积在动脉壁上,长期如此可能引发动脉硬化。低密度脂蛋白有时被视为“坏的胆固醇”。
那么,低密度脂蛋白达到何种水平算是严重呢?
不同人群间低密度脂蛋白的参考值范围各异。通常,根据未来十年内发生冠心病或脑梗死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可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四个层次。
对于低危和中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最好控制在3.4毫摩每升以下。而对于高危人群,这一指标应控制在2.6毫摩每升以下。对于极高危的人群,则应保持在1.8毫摩每升以上。判断标准可以根据自身是否存在冠心病、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来设定。
在体检中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警惕四种食物:
1. 高盐食物:如咸菜、腊肉、熏肉等。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长期食用可能对血管健康不利,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血液正常流动,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 高糖食物:如糖果、蛋糕等。对于高血脂或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患者,过多摄入这些食物可能阻碍血管正常运行,导致脂质类物质和糖分在血管内积聚。
3. 酒精及含酒精食物:酒精中的和乙醇可能影响肝脏的正常排毒功能。若肝脏中积累过多的代谢脂质类物质和糖分,可能导致排毒代谢异常,影响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控制。
4. 油炸食品:包括各种炸食和零食。这些食物经高温油炸后,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热量高且原有营养大量流失。经常食用可能导致体内脂肪堆积,加重血管和其他器官的负担,长期下去可能诱发高血脂和心脑血管疾病。
若低密度脂蛋白指标一直不达标,应该如何降低呢?严格遵循医嘱用,不可盲目更换或增减物。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避免过多摄入脂肪。坚持适当运动锻炼,强化体质,促进血管废弃物的代谢。
需要注意的是,低密度脂蛋白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健康指标。在体检时,务必关注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是否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