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许多行业中,特别是需要将logo印在产品明显部位的企业中,使用英文名的logo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环顾四周,无论是手机、服装还是美妆品牌,英文logo的使用频率极高。
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英文名logo能给人带来品质感,同时在产品视觉呈现上更加优雅。就像最近大热的纪录片《工厂》中的企业品牌一样,拥有一个英文名似乎已经成为企业走向国际的必备条件。
当我们放眼全球,虽然很多企业开始走向西方,但品牌命名上仍存在不小的问题。例如,虽然福耀玻璃和华为等品牌在中文环境下具有知名度,但其英文名称并不容易被西方人理解和接受。这使得它们在进军国际市场时面临诸多困难。而那些早期就开始以中文名为经营基础的企业,其后来转为英文名的过程中也往往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这些英文名可能只是看起来像是英文名,并非真正源于英语,从而产生理解上的误差或降低消费者对该品牌的好感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品牌的英文命名方式。描述型命名是对品牌的产品或服务进行描述;暗示型命名则关联到产品或服务产生的结果;抽象型命名则使用与产品或服务毫不相干的词汇或事物来命名。除此之外,还有诸如人名或地名、首字母缩写、神话故事来源、真实存在的单词、复合词、生造词、缩略词等命名手法。这些手法都可以作为我们给品牌取英文名时的参考。
在取英文名时,我们必须考虑到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全球有大约27亿人使用拉丁字母,这意味着在进军国际市场时,品牌名的英语适应性至关重要。许多品牌如小米、蒙牛、爱奇艺等,在英文名上存在着在英语市场中的不便利性。除了易于传播的中文名外,合适的英文名也是当今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取英文名时,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建议:避免不好的含义、找到容易识记的词、适合顶级域名的抢注、适合英语环境内的发音以及找到自带话题或含义的词。这些原则和建议将有助于我们为品牌取得一个合适的英文名。在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好的英文名不仅能提高品牌的国际知名度,还能为其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