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澎湃新闻报导
近日,海军军医大学教授刘玉环及其团队在预印本bioRxiv上发表了一篇名为《A rat model of pregnancy in the male parabiont》的研究论文,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许多人误以为公鼠已经可以,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这项研究并不是让公鼠,而是在雄性共生体上实现了胚胎的发育。专家详细解释了近交系的含义,以及雄性共生体是如何形成的。近交系是为了避免免疫排斥反应而让老鼠之间高度近亲,是医学研究的常用手段。而雄性共生体则是通过手术将的近交系雄性大鼠和近交系雌性大鼠连接起来形成的。
专家表示,这项研究回答了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即在染色体性别为雄性的哺乳动物体内,胚胎能否发育成熟。除了非常成熟的近交系大鼠,其他物种实现这一试验的可能性较低。
关于如何“让公鼠”,专家介绍了研究的四个步骤:首先通过手术形成雌雄联体共生体,然后进行移植,接着进行胚胎移植,最后在雄性共生体的移植子胚胎发育成熟后取出。
根据论文介绍,该研究共纳入了46对雌雄连体大鼠,其中562个胚胎被移植到雌性大鼠,280个胚胎被移植到雄性大鼠的移植。研究发现,雌性大鼠中有169个胚胎发育正常,而雄性大鼠移植中只有27个胚胎发育正常。专家强调,雄性移植中的胚胎只有在孕血的条件下才能正常发育。
最终,从雄性共生体内取出的10只胚胎发育正常,经过学检查,这些后代在心脏、肺、肝脏、肾脏、脑、、、或等方面没有明显异常。
本文由张慧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