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菏泽方言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传承。
有一种方言词汇叫做“那啱•啱是来”,这是菏泽人日常交流中的老话了。这里的“那啱”二字,其实表达的是“那是”、“就是”的意思。例如,在对话中,当一方述说某件事情时,另一方表示附和,就会说“那啱”。这种表达方式背后有着乡俗文明的烙印,过去的人们很讲究避讳,“就是”的谐音与一些避讳的词有关,于是使用了这种表达方式。类似的语言游戏和避讳词汇,展现了乡野中的独特文明。要深入了解菏泽方言,并非易事,需要综合考虑并精准理解其中的含义。这些看似简单的土话,实则蕴丰富的文化。
接下来是“䳯(虫)chong”,在菏泽方言中,“䳯”就是我们常说的麻雀。在我们的日常方言中,这种小鸟被称为小䳯或小小䳯,因为麻雀体型较小而得名。比如,“我种二分谷子都让小俤的给嘾完了”,“屋檐下有一窝小小䳯,把它掏出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平时我们习惯将其写成“小小虫”是不准确的,因为鸟和虫是不同的门类。对于方言的书写和解读需要准确无误。
还有一个方言字是“眜(灭)mie”,这个字在菏泽方言中有特定的含义。这个字从目从末,可以理解为眼睛看到的是最后面的意思。比如常说的老眜、老眜叾等表达方式,都是形容最后面的意思。这样的方言词汇虽然现在已经很少被提及,但是仍然保留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我们需要铭记这些方言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菏泽方言中蕴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和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