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今市面上的零食种类繁多,无论是小朋友还是大人,都很难抵挡其诱惑。许多家长对于给宝宝吃零食持谨慎态度,一方面担心影响宝宝正餐的摄取,另一方面则忧虑零食中可能存在过多的化学添加剂。
实际上,零食在适当的情况下是可以给孩子吃的。比如在两顿正餐之间,宝宝感到饥饿时,一些零食可以有效地缓解他们的饥饿感。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零食都适合宝宝食用。众所周知,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对宝宝生长发育极为不利,会严重影响记忆力等,应当避免给宝宝食用。
一些商家可能会使用其他名称来规避反式脂肪酸的标注,以下这些别名家长们也需要牢记:精炼植物油、植物黄油、人造黄油、人造脂肪、植物奶油、奶精、精炼棕榈油、氢化脂肪、固体菜油、植脂末等。购买零食时一定要注意这些成分是否出现在食品配料表中。
除了注意这些添加剂外,家长在选购零食时还应仔细阅读食物的配料表。配料表是按照添加物的多少进行排序的,因此越靠前的成分说明添加量越大。例如,如果蔗糖或白砂糖排名靠前,就表示这是高糖食物;如果食用油排名靠前,则表示这是高脂食物。在选择时,应尽量挑选添加剂少且靠后的产品。
家长还应关注零食的营养标签,从中了解该零食所含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等成分。建议选择低钠零食,每100克零食中的钠含量低于300毫克。
如果有时间,家长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小零食,这样更加干净卫生。最后提醒各位家长,零食只是用来缓解饥饿的食物,不应在饭前1小时内和睡前1小时内给宝宝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