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自然水域垂钓大鱼,找鱼和诱鱼是最关键的步骤。如果连鱼都没有进窝,那么技巧再高超、饵料再美味都白搭。
但话说回来,鱼进窝了就能轻松钓到吗?那可未必。除非这条鱼已经饿得发昏,否则稍有动静就可能惊扰到它。即使是野生的成熟大鱼,即使已经进窝,也不见得轻易就能钓获。
这些大鱼天性谨慎,面对食物尤其是人工饵料,不会轻易咬钩。以鲤鱼为例,它们觅食的常规流程是:发现食物后,先在窝子周边徘徊和游动,试探性地吃一些窝边的饵料,确认安全后才会大口。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在此期间,钓鱼人的任何不当行为都可能吓跑鱼儿。
当大鱼进窝后,钓鱼人需要格外小心。要避免频繁起竿换饵。频繁的动作可能引起大鱼的警觉,增加锚鱼的概率。使用商品饵时,前期可以适当勤换饵料以诱鱼,但鱼进窝后应减少换饵频率,增加饵料的附钩性,例如加入粘粉增加粘度。
换饵时不要猛烈抬竿刺鱼。这是很多钓友容易犯的错误。刺鱼的动作很容易惊扰到鱼,尤其是大鱼往往不会在窝中,这样的操作很容易让它们受惊逃跑。其实钓大鱼需要的是耐心和精准的技巧,而不是靠锚鱼来钓获。
不要乱换饵或补窝,特别是对于鲤鱼。有些钓友在窝子里一直冒泡但鱼不咬钩的情况下会开始折腾,频繁换饵或补窝。但实际上这些操作可能会适得其反,把鱼吓跑。换饵时要谨慎选择饵料种类,天然饵料较为安全。补窝更需谨慎,因为窝料入水可能惊扰到鱼,而且可能导致它们只吃窝料而不咬钓饵。
如何判断大鱼是否进窝呢?可以通过观察窝子里是否冒泡、小鱼闹窝的情况是否改善以及浮漂是否出现有规律的动作来判断。大鱼进窝后,小鱼通常会变得安静,浮漂会出现比较规律的动作。
钓大鱼需要耐心和精准的技巧。每个地方的水情鱼情都不一样,需要钓鱼人去了解、摸索。比如在哪里打下窝料后需要等待多久发窝等都需要经验判断。有时大鱼会在你疲惫放松甚至快要放弃的时候才进窝、吃饵。因此钓鱼人需要保持警惕和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