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到“过早”这一说法,它源于清代的一首诗作《汉口竹子枝词》:“三天过早异平常,一顿狼吞饭可忘。切面豆丝干线粉,鱼渗元子滚鸡汤。” 其实,早在北魏的《齐民要术》中就有“过”字的记载,其中“过”有食、咽的意思,如“过饭下酒”。而在《水浒》中也有“过午”的说法,意为吃中午饭。《汉口竹子枝词》中“三天过早异平常”的表述,后两句更是形象地描绘了武汉的特色早餐。
武汉以其特色小吃和早餐而闻名,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当属户部巷。被誉为“汉味小吃第一巷”的户部巷,是一条历史悠久的美食街。这里早在明代就已形成,因清代时毗邻藩合衙门而得名。历史上,这里就以经营汉味早点而著称。
随着户部巷的繁荣,越来越多的百年老字号店家纷纷入驻,如四季美汤包、蔡林记热干面、德华酒楼等。近年来声名远播的汉味小吃品牌,如周黑鸭和新农牛肉等也在此扎根。
户部巷的小吃各有特色,即使是同样的食物,不同店家的味道也有所不同。例如,蔡林记热干面与户部巷本土的石记热干面,虽然都是热干面,但各有其独特的味道和拥护者。周黑鸭与精武鸭脖虽然都是卖鸭物件,但口味上的差异也十分明显。
武的早餐以慢消化物为主,如浓香的热干面、糯香的三鲜豆皮等。这可能与早期武汉从事体力劳动者较多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武的饮食方式已经代代相传,成为了他们的一种习惯。即使在公交车上,也可以看到手拿热干面的漂亮姑娘,全神贯注地享受着美食。
在户部巷过早,是一种淋漓尽致的体验。从眼花缭乱到寻找美食,喂饱肚子所花的时间不会超过半小时。这里的美食令人眼花缭乱,包括热干面、三鲜豆皮、面窝、糯米鸡等。除此之外,还有糊汤粉、汽水包、烧梅等特色小吃。
户部巷的小吃经营正宗与否因人而异,但不可否认的是每座城市都需要这样一条街道,它代表着当地的美食文化,反映了的生活饮食习惯。在这里,我们体验着普通武的一天,与美食相伴,度过一个美好的清晨。他们真正理解生活的意义,懂得从平淡的生活中汲取养分,在忙碌的生活中享受松弛的愉悦。户部巷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美食,更在于这里所承载的文化和生活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