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辉:航天科工二院研磨技师的传奇故事
叶辉,是航天科工二院的一名资深研磨技师,这位技艺精湛的工匠出自导弹工业的摇篮。对于研制导弹而言,精细程度无需赘言,但最高标准却并非完全依赖数控仪器。叶辉强调,最精密的标准往往取决于一双巧手。
最近,叶辉受邀参加电视台的《挑战不可能》节目,分享了他22年来对研磨工艺的执着追求。
一、手工研磨,精度超乎想象
在节目中,叶辉面临了一项重大挑战:通过研磨使两个铸铁平台达到极致平整,并将它们紧密贴合形成一个组。这个组需要承受超过500公斤的拉力,并保持五秒钟不被拉开。在经过一番“较劲”后,当拉力达到近830公斤时,组才被分开。
完成这个挑战的难度极大,相当于将两个足球场大小的表面叠在一起,表面之间的起伏程度不能大于0.1微米(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的1/700)。如此精湛的工艺,展现了叶辉深厚的手工技艺和对精度的极致追求。
二、匠心独具,修复七十二面棱体
叶辉还展示了他手工修复的七十二面棱体,这是让导弹实现精准打击的标准源头。他花费一年时间,对每个面进行精准打磨,确保每个面精准对应五度且误差在1/3600度之内。如果有一个面需要,可能需要重新打磨所有面。这种匠心独运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三、耐得住寂寞,方得始终
叶辉于1997年进入航天科工二院,那时候车间的研磨工种几乎失传。面对枯燥、累人且没有成就感的研磨工作,叶辉选择与自己“较劲”,坚持了整整五年。最终,他成功出师并继承了这一技艺。他的坚持和付出证明了“要成功就要耐得住寂寞”的道理。
四、为国奉献,情系祖国
在2015年的九三大阅兵上,叶辉参与了接受检阅的导弹方阵里一些装备关键零部件的研制与生产。在节目中,他拳头放在胸口说:“一切都是因为祖国在我心中。”这句话道出了他为祖国奉献的初心和使命。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