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阿姨今年五十五岁,她一直对运动怀有热情,退休后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运动中去。她每天清晨都会前往健身房锻炼,晚上还会跟着健走团队进行一个小时的疾走。
经过大半年的持续运动后,刘阿姨发现自己的左腿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走路时有时会不听使唤。尽管休息一会儿或者走慢一些就能恢复正常,她并没有太过在意。但上周,她的脚脖子出现了肿胀,走路越来越吃力,终于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刘阿姨赶紧前往医院检查,结果令人惊讶。她的韧带失去了弹性,无法固定踝关节,导致了行走困难。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她需要接受手术更换韧带。这个结果让刘阿姨感到困惑,因为她一直认为运动对健康有益,为何自己却因此进了医院。
关于每天坚持走路锻炼是否好事,有许多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答案。大学的研究人员在《JAMA Network Open》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对2100名中老年人进行了为期14年的随访。结果发现,每天步行超过7000步的受试者,相较于每天步数少于7000步的受试者,全因死亡风险下降了约50-70%。但这个下降幅度并不会随着走路频率的增加而增加。
哈佛大学也有研究指出,对于平均年龄72岁的女性来说,每天行走的步数在少于7500步时,全因死亡风险会随着步数的增加而降低。但当超过7500步后,这一风险并不会继续下降。综合来看,每天大约行走7000步可以为健康带来最大的益处,并非走路越多越好。
坚持散步可以帮助增加大脑内的灰白质体积,有助于维持大脑的正常思考和记忆能力,延缓大脑的衰老。散步还可以促进肠道,有助于消化和预防便秘。散步还能帮助减肥、促进心脏健康、预防骨折和缓解焦虑等。
虽然运动对健康有益,但错误的运动方式却可能加速衰老。运动时应注重正确的姿势和体态,若姿势不正确可能会脊柱、导致体态不良等。不应只进行有氧运动,应适当结合无氧运动来持续燃烧热量、维持肌肉重量。过度锻炼也会导致体内皮质醇含量增加,容易诱发皮肤弹性下降、血糖上升等问题。忽视盆底肌锻炼和进行高强度间歇运动也可能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正确的运动方式至关重要。在选择运动强度时,应以身体反馈为准,达到中等强度即可。建议每天进行20-3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或10-20分钟的高强度运动。运动形式不必局限于健身房等场所,日常广场舞、做家务、散步等都是不错的运动选择。
虽然运动对健康有益,但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方式,避免错误的运动方式给健康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参考文章:
[真诚建议:每天走路超7000步能大幅降低死亡率][锻炼可能会让你加速衰老!这六种方式不建议尝试][老年人如何运动才合适?]未经作者授权允许,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