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现在的PC性能相较于过去十几年有着飞跃式的进步,但对于那些资深DIY爱好者,特别是千禧年左右就开始涉足这个领域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觉得缺少了一些东西。那么,缺少的究竟是什么呢?对,就是那种开机时的“滴”声。
这个声音从何而来,又代表着怎样的信息呢?
其实,这个声音来源于我们电脑机箱内一个看似微小但意义非凡的配件——自检小喇叭。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至少到386时代,甚至更早,长期以来一直是电脑组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下面展示的那样,有些主板甚至自带了这个小喇叭。
所谓的自检,指的是电脑开机后,主板会对包括CPU、内存、显卡、硬盘以及键盘鼠标等关键硬件进行检测。如果CPU、内存或显卡存在问题,电脑可能无法正常开机,只有电源、主板和各种RGB灯在运作,但显示器会呈现黑屏。如果硬盘和键盘鼠标出现问题,显示器上仍然会有相应的提示。
那么,如果开机出现黑屏,我们该如何判断是哪部分硬件出现了问题呢?
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判断方法就是通过这个小喇叭发出的报警声。现在的许多主流主板都配备了数码检测或LED灯等先进功能,可以直接定位故障部件。但在此之前,小喇叭的报警声是我们判断故障的重要依据。
若想为自己的主板安装这个小喇叭,其实非常简单。因为几乎所有的台式机主板都预留了小喇叭的四针跳线接口,接口上通常会有“speaker”、“spk”或“buzzer”等标识。你只需在网上购买一个,然后按照说明安装即可。
仅仅拥有这个小硬件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了解小喇叭各种报警声的含义。
小喇叭的报警声有短音“滴”和长音“滴~”两种基本音调。例如,开机时的一个短音就表示内存自检通过。通过不同的长短音组合,我们可以判断是哪些硬件出现了问题。
虽然早期的AWARD和AMI BIOS的报警组合有所不同,但如今的主流主板似乎已经实现了统一。
以下是常见的故障报警声及其含义:
1短:系统正常启动。
2短:CMOS设置中有参数错误。
1长1短:内存或主板元件故障。
1长2短:显示器或显卡问题。
1长3短:主板键盘控制器故障。
1长9短:主板BIOS芯片故障。
连续长音:内存条未插紧或损坏。
有些主板的小喇叭还会在进入系统后发出报警声,且时间不确定。这种情况可以通过重置BIOS或升级BIOS来解决。
虽然这个小喇叭非常实用,但它并非万能。有时即使出现问题,它也不会报警。这时,我们就需要使用排除法或主板诊断卡来进一步诊断。关于这个神奇的工具,我们下期再详细讨论。
那么,这次的内容,你理解并掌握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