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菜,作为八大菜系之一,以其独特的制作特色在美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繁华的瓦窑街,有一家名为“黄山味道”的饭店,是太原人品味正宗徽菜的好去处。
这家饭店中流淌着一种“家乡”的味道,店老板方志国,来自安徽铜陵,在太原打拼近30年。他之所以开设这家饭店,是为了追寻心中那抹家乡的味道。因为铜陵与黄山同属皖南地区,他便将饭店命名为“黄山味道”。
支撑起这家饭店的不仅是老板的乡愁,更重要的是有一群手艺精湛的厨师。方老板遇到了自己的老乡朱龙兵,一位地道的徽菜大厨,他掌勺的技艺为饭店带来了底气。还有经验丰富的马健主厨,虽然他来自山西,但在徽菜制作方面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技法。
皖南地区的丰富物产为“黄山味道”提供了优质的食材。黄山的笋、香菇、石耳、山鸡等特色食材,在徽菜中广泛应用,为徽菜增添了山乡风味。这些食材从千里之外的黄山运抵太原,确保了黄山味道的地道性。
马健主厨手中的绿辣椒,是制作“和县辣椒小炒肉”的秘诀所在。这种辣椒皮薄肉多,口感独特,一经烹炒就能激发出浓郁的香味。店家对于食材的选取要求极其严格,一些不可替代的食材如臭豆腐干、笋干等,都是从安徽各地精选而来。
尽管安徽与山西相隔千里,但店家对于物流保障十分重视。有时受天气、交通等因素影响,一些食材无法准时到达,可能会导致一些特色菜品暂时无法提供。店家方老板始终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确保食材的质量才能确保饭菜的质量,守住家乡的“味道”。
与地道的食材相匹配的,是娴熟的徽菜技艺。朱龙兵和马健等厨师在徽菜制作方面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提高和改进自己的制作技法。徽菜擅长烧、炖、蒸等技法,对火候的掌握要求极高。在“黄山味道”的菜谱上,每一道菜都凝聚了厨师们的匠心独运。
除了技艺,徽菜还承载着一种精致细腻的生活态度。在“黄山味道”,厨师们注重菜品的造型和摆盘,使每一道菜都能在视觉上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黄山味道”不仅仅是一家饭店,更是一份对家乡的情怀。它抚慰了许多在太原的安徽人的思乡之情。来自安徽的范女士和爱人在闲暇时总会来到这里,寻找家乡的味道。而美食家武先生则对“黄山味道”赞不绝口,称其为极具特色的徽菜馆之一。
近年来,“黄山味道”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厨师们在保留传统制作特色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的烹饪理念和技术,推出许多新菜品,吸引着更多食客前来品尝。这家饭店已经成为太原人品味徽菜的重要场所,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份家的温馨和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