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已经为孩子报名了各种兴趣班和补习班,购买了各种教辅资料和学习工具,而且家长在一旁监督时,孩子还能专心学习,但是一旦家长离开,孩子的注意力就开始分散,导致学习成绩始终无法提高。
其实,每个孩子都需要正确的引导才能真正做到专注学习。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个重要的心理学现象称为霍桑效应。
什么是霍桑效应呢?
霍桑效应指的是当个体意识到自己正在被观察、关注或被注意到时,会产生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
简单来说就是:当人们知道他们正在受到别人的关注时,他们的行为往往会朝着更好的方向改变。
这一理论源于20世纪20年代心理学家梅奥教授在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实验中,研究者发现当工人们意识到自己被观察和关注时,他们会刻意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语言表达,并且工作效率也会显著提高。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的关注程度对孩子的行为表现产生显著影响。对孩子的关注可以成为他们表现良好的动力,而尊重则可以给予他们自主行动的空间。
当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也可以运用霍桑效应。让孩子知道家长正在关注他们,这样他们的行为就会发生积极的改变。这时,一些学习工具可以起到辅助作用,例如“乎感专注灯”。
这款灯通过AI心流大模型,可以科学监测孩子实时的专注度,并基于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等对孩子的专注度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家长可以通过远程小程序实时接收孩子的学习状态,包括学习专注度、学习评分、学习连续性和坐姿管理等信息。
孩子们知道即使家长不在身边,也会下意识地注意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表现。这种心理暗示会让他们从心理上产生自我要求,久而久之就能培养出长时间专注的能力,这对未来的学习将大有裨益。
孩子们虽然年纪小,但同样渴望注。改变往往就是从注开始的。比如朋友的儿子刚上小学,以前写作业总是拖拖拉拉,她试过打骂、奖励等方法,但都没用。后来她尝试了一种新方法:每天儿子写作业时,就让孩子在“乎感专注灯”下自己写,完成后会一起分析学习数据,有进步就会夸奖奖励。结果不到两周,孩子的写作业速度就提高了一倍,还主动要求妈妈“检查”。这一切的改变,源于孩子感受到妈妈的认真关注。
霍桑效应告诉我们:当我们意识到自己被别人赏识、尊重、理解和爱时,就会有改变自己行为的正向意识,从而自觉地改变自己——达到甚至超过对方的期望。如果想要孩子做得好,就要试着去倾听和看见他们真实的想法。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愿意接纳孩子最原本真实的模样和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