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逢秋之际,秋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秋雨拍打窗棂,这是大自然的交响乐章,宣告着秋天的到来。此刻我醒来,感受到一丝凉意,深知秋天真的来了。
与秋重逢,在这清冷的夜晚,仿佛是一场预约已久的约会。昨夜秋风掠过,凋零的树木、红叶染透的枫林、盛开的菊花,无一不展示着秋的韵味。
随着秋风扫过大地,门楣上竟结了秋霜。落叶缤纷,惆怅我心;原野上的秋草枯萎,沧桑了我的视角。在这样的氛围中,我开始对生命的思索,从落叶、秋草中寻找答案。
带着不忍与不舍,我目光随落叶翻飞,思绪与之缠绵。我对生命的敬畏,在扫秋的过程中得到升华,拉开了读秋知秋的序幕。
秋天,是孕育遐思的季节,是丰富想象的空间。在秋夜中,我远离尘世的喧嚣,煮一壶香茗,沉淀繁华思绪,让灵魂在时空对话中洗礼。
秋天的诗,是情感与景象的交融。不同的眼睛看到不同的风景,不同的心情触发不同的感慨。在历史的长河中穿越,我沿着时间的主线,寻着秋天的足迹,与诗人握手,与秋风拥抱。思乡、怀人、叹时、伤别,构成了读秋的基本要素。
钟爱秋天,是我多年来的情感。儿时,在秋日暖阳下的草垛子上,我就被蓬勃的遐想所吸引。碧蓝的天空、悠闲的白云、变幻的雁阵,都搅动着我的思绪。成长的岁月里,对秋的依恋与日俱增,流动的光阴中,对秋的认知愈加深刻。
如果说春天是情窦初开的少女,夏天是热情似火的青年,那么秋天就是敦厚纯朴的壮男。秋以其博大的胸怀、憨厚的性格,无私奉献、宽厚包容。做最本真的自己,不计得失、不辩误解,给世人以启迪。
秋天是收获的象征。大地涂金、瓜果飘香,这是秋天给人类最好的回馈。秋天也是奉献的赞歌,以其浑厚的笔触,让山川锦绣、给大地泼墨。
在寒暖交替间,树的需求呈现了一树凋零、铺满地浮萍的景象。但这并非秋的本意,而是自然的规律。如果没有叶的离去,树又如何积聚能量抵御寒冬?这正是秋的奉献精神所在。
站在秋的肩膀上,我们撷取红叶片片、聆听秋虫啾啾,感受秋的韵味。莫怨秋风无情、莫道世态炎凉,因为我们懂得秋的心声。
作者简介:侯琳之(笔名白水梅),焦作市武陟县人。现为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等。著有个人文集《木栾花开》。投稿邮箱:[投稿邮箱被隐藏]。壹点号书卷文苑为您呈现这篇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