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北京嘉德艺术中心二楼的“绮——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朝漆器展”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句“百里千刀一斤漆”,让人哑然失笑之余,深感漆器工艺的精湛与珍贵。
这场展览,仿佛是漆器世界的盛宴,每一件展品都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漆器的原料取材自漆树,而漆树生长在遥远的原始森林,生命的付出与艰辛在此得以体现。正如马未都所说,漆器出现的时间比瓷器早,但制造、使用和保存的难度和成本都远高于瓷器。漆器成为收藏界中的珍稀明珠。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漆器,以清朝尤其是乾隆朝为主,无论是数量还是工艺水准都占据压倒性优势。本次展览百余件乾隆朝漆器,可谓同类藏品中的精华。乾隆朝漆器制作空前绝后,与其时的社会背景、国力水平以及乾隆个人的兴趣爱好密不可分。
雕漆工艺是漆器中最能全面代表工艺水准的一类,将髹漆、绘画、雕刻相结合,是性的艺术飞跃。展览中,雕漆类作品占到一半以上,充分展示了这一工艺的魅力。
乾隆朝漆器制作巅峰的背后,除了国力水平达到顶峰,也与乾隆本人对传统文明的痴迷有关。展览中,将“文人典故”作为第一单元的第一部分,有助于观众理解乾隆与漆器的深厚情感。其中,乾隆款剔红“赤壁宝盒”和“雅集宝盒”等作品,都是乾隆将文学题材融入漆器制作的典范。
展览中还有多种类型的漆器作品,如填漆荷叶式盘、黑漆描金山水人物图方胜式盘等,都展现了乾隆朝漆器的精湛工艺和丰富多样的形态。这些作品不仅代表了当时的工艺水平,也反映了乾隆的审美趣味和情怀。
通过查阅《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我们发现雍正和乾隆这两位天子在漆器的创作上都亲力亲为,风格迥异。雍正更注重框架和细节的执行,而乾隆则更看重创新和开阔的思维。这种差异在他们的漆器作品中得以充分体现。
展厅的最后单元是仿漆瓷器,这些作品利用雕刻瓷胎的技法仿制雕漆,展现了高超的技艺和巧思。乾隆在漆器界安插瓷器界的,不仅是为了搞怪,更是对工匠们的挑战和激励。
走出展厅,我们不禁对漆器的文化艺术附加值产生更深的认同。漆器不仅是成本高昂和稀缺性的象征,更是人类智慧和努力的结晶。正如人必须忍受体感的不舒适才能让娇贵的漆器待在它舒适的亮度、温度和湿度里一样,我们也需要用心去欣赏、理解和保护这些珍贵的艺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