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钾血症(血钾浓度超过5.5 mmol/L)的临床表现经常会被其原发病所掩盖,心电图却是诊断高钾、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观察治疗效果的关键指标。临床医生必须熟练掌握高钾血症常见的心电图特征,并对复杂的心电图变化有所了解。在分析时,还需要注意各种影响因素。以下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和文献复习,与大家共同学习讨论。
一、高钾血症常见的心电图表现
1. 血钾浓度的上升会增加复极期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导致动作电位(3相)坡度变陡,时间缩短。高钾血症初期的心电图特征表现为T波高耸,QT间隔缩短。
2. 随着血钾浓度的持续升高,静息膜电位(负值)减小,引发0相上升速度(dv/dt)和振幅的减小(负性传导作用)。当血钾浓度超过6.5 mmol/L时,可能出现QRS波群的均匀增宽(心室肌传导阻滞),有别于束支阻滞。血钾浓度进一步升高时,可能出现P波降低、时间增宽。当血钾浓度达到8.5 mmol/L以上时,P波可能会消失,形成窦室传导。部分患者在血钾升高的过程中可能伴随不同程度的房室阻滞、束支阻滞和分支阻滞。
3. 当血钾浓度超过10 mmol/L时,QRS波群进一步增宽,甚至与T波融合形成正弦波,最终可能导致心室停搏或室颤(如图1所示)。
二、高钾血症的复杂(困惑)心电图变化
1. 窦室传导与窦室传导阻滞
在血钾显著升高(超过8.5 mmol/L)的情况下,心房肌失去传导能力,P波消失。尽管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仍能通过结间束传到房室结,但下传心室形成窦室传导。血钾的进一步升高可能短暂出现窦室传导阻滞(如图2所示)。窦室传导是高钾血症的严重心电图表现,而窦室传导阻滞则是心室停搏的前兆,应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
2. 类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改变及Brngada波样变化
3. 高钾对f波的影响
高钾可能使持续多年的持久性房颤心律变得匀齐缓慢,心电图上的f波消失。如果窦房结功能正常,中度高钾可能短暂出现窦性P波(如图4所示)。重度高钾则可能出现窦室传导,血钾恢复过程中也可能短暂出现窦性P波,血钾正常后很快恢复房颤(如图5所示)。这可能与高钾对心房肌的负性传导作用有关。对于持久性房颤的患者,特别是伴有肾功能不全或正在使用保钾物(如卡托普利)的治疗中心率变得匀齐缓慢时,应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化验血钾。
4. 高钾对心脏起搏的影响
5. 高钾对旁路传导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