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高血脂:哪些情况需要采取行动?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个人见解撰写,旨在普及健康知识。为便于大家理解,部分情境进行了虚构。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高血脂,又称为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很多人认为血脂偏高并无大碍,但实则隐藏着心梗、脑梗、猝死等风险。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血脂水平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并考虑物治疗呢?
我们来了解一下血脂的主要成分。血脂主要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胆固醇”,容易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斑块,引发动脉硬化。
那么,什么样的血脂水平需要吃呢?
当LDL-C达到或超过4.9 mmol/L时,无论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都建议使用他汀类物。这是《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明确提出的标准,也被多项国际指南采纳。
对于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即使血脂水平看似不太高,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这类人群属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他汀类物是基础治疗手段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如果LDL-C超过2.6 mmol/L,也建议考虑使用他汀物。
除了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也是控制血脂的重要手段。包括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限酒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部分高危人群,单纯依靠生活方式改变可能难以将血脂控制在理想水平,因此需要物辅助。
很多人担心他汀类物的副作用,如转氨酶升高、肌肉酸痛等。虽然这些副作用可能发生,但发生率并不高,且大多数人可以耐受。更重要的是,他汀类物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已经被无数研究证实。
至于物使用的时间,对于高危人群,可能需要长期使用甚至终身服。他汀类物并不是“治愈”的,而是“控制”的。停后,血脂可能会反弹,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总结来说,血脂异常不是小事,不要等到出现心梗、脑梗等严重情况才意识到其危险性。记住以下几个关键数字:LDL-C ≥ 4.9 mmol/L时必吃他汀;已有心脑血管疾病者,LDL-C ≥ 1.8 mmol/L也要吃;糖尿病患者,LDL-C ≥ 2.6 mmol/L建议吃;合并多种危险因素者,要考虑吃。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物使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要自行停或更改用方案。对于明确对他汀过敏、活动期严重肝病患者以及期、哺乳期女性,应由专业医生评估后选择其他降脂策略。
健康无小事,血脂异常更是如此。我们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血脂水平,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参考资料:①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②心血管病报告2022;③相关医学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