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江李调元祠堂及其传奇人生
提及蜀中的古代大文豪,李调元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他的才情横溢,不仅体现在文章诗词上,更体现在他对对子的独特功夫。
李调元,字美堂,号雨村,生于罗江县调元镇。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少年时期就已才华横溢,尤其擅长诗文和书法。在父亲李化楠的严格指导下,他攻读,五岁便熟读《四书》、《尔雅》等、史书。他的记忆力惊人,过目不忘,七岁便能作诗。
李调元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对联功底。他曾以一首对联赢得人们的赞叹。当他去湖南担任主考官时,当地学究对他发起挑战,出一上联:“洞庭湖,八百里,波滚滚,浪涛涛。”李调元略加思索,对出下联:“巫山峡,十二峰,云霭霭,雾腾腾。”他不仅以大气魄应对,更展现了自己的底气。
李调元的仕途生涯也是充满波折。他在中不畏,廉洁奉公,因得和上司,多次受到攻讦。有一次,他被诬陷,虽然最终被证实清白,但仕途受挫,削职回乡。他对的坎坷经历心潮起伏,最终在晚年选择回到家乡四川罗江,建楼藏书,专心著述。
这座楼名为“万卷楼”,是李调元花费大量心血建立的庞大书库,藏书达十万卷之多,时人称为“西川藏书第一家”。他每天登楼校勘书籍,手不释卷。这些宝贵藏书是他和父亲两代人不辞辛劳、辗转购求的成果。然而不幸的是,这些珍贵的藏书在嘉庆初年毁于匪患,成为四川文化史上的一大损失。
除了学识和仕途经历外,李调元还是一位戏曲理论家和诗人。他的诗歌作品脍炙人口,同时他在戏曲领域也有深入的研究和贡献。他与遂宁的张问陶(张船山)、眉山的彭端淑并称“清代四川三大才子”。他一生著述丰富,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
李调元的传奇人生和才华横溢令人赞叹。他的故事和成就将永远被铭记在四川的文化史册中。他的精神和对知识的追求将激励后人不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