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日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气设备和特种装备配套电缆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线涵盖空调连接线组件、小家电配线组件、特种装备电缆以及其他电缆四大类。根据最近的财务数据显示,该公司在2016年和2017年的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分别为23.26%和50.93%,同期净利润增长速度则分别为116.98%和23.34%。
虽然日丰电缆在2017年的营收同比增幅扩大,但净利润的同比增速却显著下降,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其毛利率从2016年的19.4%下滑至2017年的17.05%,显示出公司产品盈利能力的下降。
进一步深入分析日丰电缆公开的采购及成本数据,我们发现其中存在诸多疑点,让人对其成本数据的真实性产生质疑。
关于原材料的“不翼而飞”。招股说明书显示,日丰电缆在2017年采购的铜材金额达到了一定数额,但计入主营业务成本中的原材料成本却少了近六千万元。按照正常的会计核算逻辑,这部分差额应该体现为存货余额的净增加。但奇怪的是,其各类存货同比增加额却远小于这个差额,且原材料科目余额甚至出现下降,这完全不符合常规的会计核算逻辑。
铜材采购价格出现矛盾。日丰电缆的核心原材料8.0mm铜杆在2017年的销量大幅增加,而铜杆采购金额也大幅增长了94.63%。当考虑到消耗数量增幅和采购价格涨幅时,却发现铜杆材料的结算成本价格涨幅与前述数据存在出入。招股书显示公司在2017年采购铜杆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而采购价格的涨幅与前述推测也存在差异。
采购方面的矛盾也值得注意。日丰电缆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较大,但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却少于采购总额超过1.5倍。考虑到其结算方式主要是银行电汇,这种现金流与采购总额的差异本应体现在应付款项余额的变动上。资产负债表显示的公司应付账款余额增长远远不足以填补这个差额。这些矛盾的数据让人对其采购和成本数据的真实性产生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