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读文苑】
在艺术的殿堂里,自画像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历来备受画家们的青睐。他们通过画笔捕捉自己的形象,提炼特征,欲成典型。这些画作虽然未必真似画家本人,但无疑能反映出画家的心理与人格特质。
自画像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古代的肖像画并不多见,似乎是随着时代的演进,这种现象才逐渐增多。最早的一幅自画像,据说是《听琴图》,但这幅画的真实性质至今仍然是个谜团。尽管我们无法确定自画像的起源,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兴起,并带有表演性质,画家们会选择特殊的装束与姿势来呈现自己的角色。
在文学领域,自画像的形式却比绘画早得多。我国自古就有抒情言志的传统,因此即使是理论或记事之文,也都有树立形象的目的。文学的基本观念认为,文字应表达心声、显露形象。其中,诗是最直接的方式,《尚书》便有“诗言志”的观点。
《光明日报》推荐此书并非偶然,它是一部值得品读的作品。它不仅是龚鹏程个人的心灵自传,也是当代人的心灵写照。让我们在阅读中思考自己的追求与目标,寻找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推荐阅读《龚鹏程述学》,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孤独者的世界,聆听他的心声心曲,感受他的志趣与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