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值冬季,尽管气温骤降,但在渭南高新北区辛市镇东四村的田可雨家,大棚香椿已经开始采摘。据了解,这里的香椿珍稀且新鲜,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田可雨曾经是一名电焊工。在去年的一个时期,他前往华州区帮助朋友时,偶然发现当地有一位种植大棚香椿多年的种植户。通过与这位种植户的深入交流,他了解到种植大棚香椿的收益可观,因此决定投身这一行业。
与一般野生或室外生长的香椿不同,大棚香椿的成熟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十二月至次年的三月。这为大棚香椿增添了一种独特性。为了学习种植技术,田可雨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在华州区学习。
作为新手,田可雨第一年只建了一个温室大棚,引进了五万株香椿树苗,总投资约为七万元。从十月开始挖树苗,为了确保香椿的成活率,所有树苗在十一月十五日之前都已经进入大棚。由于缺乏经验,大棚温度控制不当导致部分树苗枯萎。幸运的是,田可雨及时请教了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避免了重大损失。
树苗进入大棚后大约四十五天就可以开始采摘。为了销售问题,田可雨不仅在本地网络上和渭南各个菜市场进行推广,还接触了一些外地客商。据了解,去年香椿市场行情良好,头茬香椿本地售价为每斤五十五元,而外地客商收购价高达七十元,使得一个大棚的收益超过七万元。今年,田可雨信心倍增,扩建了两个温室大棚用于种植红油香椿,共计十六万株,预计每棚产量将达到六千余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