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需的营养素可以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钙、磷、钾、镁等属于常量元素,虽然含量较高,但仍然需要我们从食物中摄取。微量元素虽然在体内含量较低,但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元素参与各种生物代谢过程,对儿童生长发育尤为重要。
儿童在快速生长期间,因代谢旺盛对微量元素的需求量更高,更容易受到微量元素缺乏的影响。目前已知有13种微量元素对人类等高等生物具有重要的营养作用。这些微量元素按照对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性排序,铁、锌、铜、氟等是最关键的几种。在我国儿童中,铁、铜、锌、硒的缺乏较为常见。
以下是关于几种重要微量元素的具体介绍:
铁是体内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缺乏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并对健康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铁还参与细胞呼吸、多巴胺合成、髓鞘形成等,对免疫功能、心理发育等也有重要作用。
锌是体内含量仅次于铁的第二大微量元素,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内,是多种酶的关键组成成分,参与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机体多种代谢活动。锌缺乏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食欲低下等问题。
铜主要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如铁代谢、抗氧化防御、肽合成以及免疫功能等。铜缺乏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发育不良、骨骼异常以及免疫功能异常。
硒是硒蛋白的必需组成成分,参与保护机体免受脂质过氧化损害、甲状腺素代谢、T细胞免疫以及炎症反应的调节等。食物中的硒含量与当地土壤中的硒含量以及其他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微量元素在不同的食物中的分布各异。动物性食物的微量元素含量较高且生物利用率也相对较高。例如,肉类富含高生物活性的血红素铁、锌、铜、有机硒等。营养学会也为婴幼儿提供了微量元素的参考摄入量。
参考文献:《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营养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