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下册信息窗三——乘法分配律(P27-28内容)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现、理解乘法分配律。
二、让学生在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模型思想,积累建模经验。
教学重点:发现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归纳和总结乘法分配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语言引入
与同学分享画面中的情景,引出将两句话合并或拆分的教学游戏,从而展示语言的奇妙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语言结构中发现数学规律——乘法分配律的初步形式。
二、复习中孕育乘法分配律
通过简单的乘法口算题目,引导学生理解将一个数分成几个数再分别与另一个数相乘,最后相加与原数相乘得结果相同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引出乘法分配律的基本形式(a+b)c=ac+bc。
三、探索中建构乘法分配律
1. 问题中感知乘法分配律:借助实际情境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独立解答和小组合作,感知乘法分配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进一步理解其含义。
2. 举例中验证乘法分配律:鼓励学生自己举例验证乘法分配律的正确性,通过计算或根据乘法的意义来证明等式的正确性。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能用字母表示出来——乘法分配律的通用形式。
四、练习中深化乘法分配律
通过填空、判断、说一说、想一想等练习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乘法分配律,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五、总结收获与提出猜想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回顾探索过程,并引导学生提出新的猜想:两个数相减的差乘一个数是否等于这两个数分别去乘这个数再相减。鼓励学生用今天学的方法去验证猜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