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好为人师:出自《离娄》“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意指不谦虚,喜欢在他人面前以教育者自居。
2. 乱臣贼子:出自《滕文公》“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用以指不忠不孝的人,后泛指作乱、秩序者。
3. 引而不发:出自《尽心》“君子引而不发”,比喻做好准备,待机,也形容善于启发引导或控制自己。
二、调整词语,形成新成语
1. 解民倒悬:出自《公孙丑》“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用以比喻解救受苦难的百姓。
2. 缘木求鱼:出自《梁惠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比喻方向或方法不对,做事达不到目的。
1. :出自《梁惠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形容生活处境异常艰难痛苦。
2. 出尔反尔:出自同一篇章的“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原意是你怎样对待人家,人家就怎样对待你,现多用来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反悔。
四、调整词序,完善词义
1. 揠苗助长:出自《公孙丑》,指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2. 杯水车薪:出自《告子》,比喻力量太小,无济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