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拼音

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拼音

什么是古风、律诗、绝句?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格律是否还要继续遵守?

绝句和律诗,是近体诗,也称为今体诗,这个说法在唐代就已经出现。除了这些近体诗之外的部分,就称为古风,即古体诗。

绝句,又被称为截句或断句。从形式上讲,它可以看作是律诗的一半。绝句分为五言和七言,共四句,20字或28字。它的句式整齐,偶数句子押韵,并且必须一韵到底,不能重复韵脚。在入韵的情况下,起句也可以邻韵通押。作为一种近体诗,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格律,虽然音律已经消失,但声韵学的一些格式被保留下来。从唐始,这些格式流传了千年。

首先要注意的是平仄,这是近体诗的灵魂,特别是在古音律已经消失的情况下。一句话中必须平仄交错,一联之中必须平仄相对。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必须相粘。如果是律诗,还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些要求是在音律已经消亡的情况下大大简化的东西。

绝句包括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两者的起源相差至少100年。五言绝句源于五言诗,在齐梁时始注意格律的时候就已经产生,到唐初已经具有相当规模,而在盛唐时期达到顶峰。七言绝句起步较晚,大约出现在唐初,经过大约百年的发展,与五言绝句一起在盛唐时期蓬展,成为后来居上的诗歌样式。

律诗也是分为七言和五言,共八句,40字或56字。它的句式整齐,偶数句子押韵,一韵到底,不能重复韵脚。除了绝句的平仄、相对、相粘等要求外,中间两联也必须对仗。从诗歌的总体发展来看,绝句的出现早于律诗。五言律诗起源于唐初,七言律诗同样起源于初唐。

古体诗则不限于五言、七言,还包括二言、三言、四言、六言、八言、九言等,杂言诗也十分普遍。但主要影响来自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比如四言有《诗经》,五言有汉魏乐府、南北朝乐府等,七言及杂言则有唐代乐府与新乐府。

关于古风、律诗、绝句的创作规范是否遵守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比如是否只要押韵就可以了,是否要严格遵守格律等等。但实际上,随着古音、古乐的消亡,以现代汉语拼音去读古诗词也会有多处拗口。因此有人主张以普通话为基础的《新韵》作为诗词之标准遭到反对也属正常反应。对此我个人的观点是尊重历史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平衡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拼音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