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儒林外史》:深入了解这部古典名著中的人物故事
一直以来,我都知道《儒林外史》这部小说,但从未真正完整地读过。之前对《儒林外史》的了解大多来源于学校课本的简要介绍,总觉得对其了解并不深入。这次我决定制定读书计划,深入研读《儒林外史》,为将来的研究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尽管我对《儒林外史》的兴趣不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名著那么浓厚,但我还是决定把它纳入读书计划。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我想读完这本已经购买很久但一直未读的书。由于我正好教授初三课程,其中包含了关于《儒林外史》的名著导读内容,因此我也需要阅读这本书,以免在学生面前丢脸。
这次我选择的是书局的版本,但阅读过程中感觉并不太舒适。排版设计字号较小,页面留白不多,让人阅读起来感觉比较累。《儒林外史》本身的半文言以及其中涉及的古代文化典章制度知识,对于不熟悉的我来说是一大挑战。这次阅读过程可能会比较艰难。
在《儒林外史》的开篇第一回中,作者通过描绘王冕这个不求功名的角色,为我们展示了全书众多角色的反面形象。王冕本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父亲早逝,母亲靠做针线活养家。他上学三年后便去放牛,利用放牛的时间自学读书画画。他的荷花画得特别好,因此小有名气,甚至惊动了知县老爷。王冕出名后,有人求他作画,也挣了几两银子。他最终辞去了放牛的工作,专心写字画画,过上了比先前宽裕的生活。这个故事让我看到了作者对王冕才华的赞赏以及对他不愿与同流合污的坚持的尊重。
接下来是周进和范进的故事。周进辞去了教职,生活艰难。他参观贡院时,见到自己不堪的处境触景生情,感叹半生凄凉。幸运的是,他后来得到了他人的帮助,先中了举人,又中了进士,成为广东学道。他的经历引出了范进的故事。范进的命运也不比周进好多少,他穷困潦倒,还受到势利眼丈人的打骂。幸遇周进提携才获得了秀才身份。这两个角色都是作者鞭笞科举制度的典型人物。他们的故事让我看到了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以及对知识分子命运的。今天的分享先到这里我们将继续深入阅读并分享更多的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