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经济新闻网
夏天,没有什么比在朋友圈中更受欢迎的“网红”美食了,尤其以小龙虾为首。有关食用小龙虾对健康的影响众说纷纭。那么小龙虾究竟怎么吃才最安全呢?购买小龙虾时又该如何挑选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有传闻称小龙虾生活在污水中,体内积聚了许多重金属,让人对其安全性产生疑虑。对此,专家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钟凯博士解释道,小龙虾的是淡水虾类,名为“克氏原螯虾”,其生存能力极强,甚至能在污染严重的地方存活。小龙虾的食物来源广泛,包括水底的水草、藻类以及有机碎屑等,这也许是关于它们携带毒素的传言的来源。
实际上,市场上出售的小龙虾大多是养殖的,野生小龙虾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在养殖环境下,小龙虾的密度较大,如果水质不佳,它们的活力会显著下降,炎热天气甚至会导致大量死亡。养殖户对水质的管理非常重视。小龙虾所摄入的大部分重金属会被转移到外壳上,随着不断的生长和脱壳,这些重金属毒素也会被体外的。所以即便水中存在重金属,小龙虾肉中的重金属含量也不一定超标。
关于食用小龙虾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尽管小龙虾可能携带寄生虫,但这并不是它的专利,其他水生生物同样可能携带寄生虫。关键是通过烧熟煮透来预防寄生虫病,尤其是避免食用生的或半生不熟的小龙虾。更安全的方式是在清洗时用刷子彻底刷净虾体上的污垢,并在沸水中煮沸10分钟以上。对于野生小龙虾,由于生长环境的不确定性,建议大家不食用。建议每次食用小龙虾的量控制在一次一斤以内,大约相当于15至20只。
那么如何选购优质的小龙虾呢?首先可以观察虾腮,虾的外表可以通过清洗变得干净,但虾腮的清洁程度却无法掩饰小龙虾的卫生状况。其次可以观察虾头,生长环境较差的小龙虾,虾头的腥味会特别明显。在餐馆点餐时,麻辣、香辣口味的小龙虾可能更容易掩盖死虾的存在,而清蒸、冰镇的小龙虾更能体现其品质。挑选虾壳颜色较浅的小龙虾往往更加鲜嫩,因为随着生长,小龙虾会不断脱壳,好的虾壳比较薄,也更容易剥壳。
本期主持人是吴佳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