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兰州网”关注我们,带您了解不一样的兰州文化。
说到兰州,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粗犷的西北汉子形象,老兰州人们同样擅长用一些俏皮的方言俗语来表达日常生活。接下来让我们领略一下那些生动有趣的俗语。
人物俗语篇
“瘸子的沟子错扇子”,这句俗语形象地描绘了事情出乎意料的转折。就像我们常说的“南辕北辙”,事情的发展常常和我们预期的完全不一样。而“木匠多唠把房子盖塌哩”,则形象地说明了当一件事涉及太多人的意见时,往往会因为各执己见而导致事情无法顺利进行。“尿不到一个壶里”则用来形容两人观念不合,难以相容。而“姑舅两姨,不见唠想哩,见唠嚷哩”,描绘了表兄妹之间既想念又争吵的复杂情感。至于“雁滩的婆娘,操滴番瓜的心”,则是形象地比喻那些爱管闲事的人。
小吃俗语篇
在兰州,俗语同样与美食息息相关。“有牙齿的没锅盔,有锅盔的没牙齿”,这句俗语描绘了生活的无奈与时间的无情。年轻时有牙却买不起锅盔,年老时有了锅盔却牙口不好。“外孙子,抵不上人家的萝卜菜根子”,则是描绘了老人家对外孙的付出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豆腐搅成肉价钱”,则是用来形容得不偿失的情况。“糜面打糨子——再不燃”,则是表达划清界限、不予合作的态度。而“瓜籽儿不饱是人心”,则表达了礼轻情意重的道理。最后的“有肉的包子不在褶褶子多”,则强调了实力胜于虚表的重要性。
动物俗语篇
兰州的俗语还与当地的动物息息相关。“水磨沟的骡子犁地算养伤”,描绘了骡子的命运与某些人的劳苦命运相似。“狗皮褥子木反正”则用来形容两个人关系亲密无间。“鸭子的爪爪——连手”,同样表达了紧密的关系。而像“苍蝇落到屁上唠——一个闪蛋”,则用来形容承诺落空或被欺骗的情况。至于“骡马后头不要站,嫁出的姑娘不要看”,则是提醒人们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或纠纷。
习俗俗语篇
在兰州,还有许多与习俗相关的俗语。“兰州地方斜,说谁谁就到”,形容事情凑巧或灵验。“三十年等着个闫腊月”,则表达了稀有或难得一见的情景。而“新婚三天没大小”,则描绘了欢庆新婚的习俗。“醋坛过,百病过”,则是兰州沿袭至今的打醋坛习俗,这种习俗在冬天对感冒的预防有着独特的好处。这些俗语反映了兰州的日常生活、情感纠葛和独特习俗,让人们对这个地方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