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这个成语,简单来说,确实就像你说的,是指因为太开心、太沉浸在某件事情中,而完全忘记了回家或者离开。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时期的故事,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篡夺了魏国政权,建立了晋朝。一次,他宴请了原蜀汉的后代,其中包括了那个曾经跟随诸葛亮南征北战的刘禅。
在宴会上,司马炎为了试探刘禅的心思,故意让一个宫人把一块蜀地的竹子拿到座位上。刘禅看到了竹子,神情恍惚,竟然说出了“此是蜀中物也”的话。司马炎听后,知道刘禅真的已经完全忘记了蜀地的故土,对故国没有思念之情,只是沉浸在眼前的享乐中。
后来,人们就用“乐不思蜀”来形容那些沉迷于某种快乐或享乐之中,而忘记了自身处境或责任的人。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沉迷于眼前的快乐,而忘记了更重要的事情。当然,有时候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某个地方或某种活动的极度喜爱,以至于忘记了时间。但总的来说,乐不思蜀的核心意思还是提醒人们要有所思虑,不要因为一时的快乐而迷失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