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浪》浪潮再起,探索B站的多元世界
2020年5月4日,哔哩哔哩,这个起源于2010年的视频网站,在迎来它的十周年之际,发布了一支为年轻人点赞的广告片《后浪》。这支广告迅速走红,短短时间内便席卷数亿人朋友圈,甚至登上,好评如潮。这也引发了不同年龄层和的争议。次日,B站官方扶持的大流量博主“朱一旦”以戏谑的视角推出了《非浪》,进一步将B站和年轻人生活的话题推向巅峰。
那么,究竟什么是B站?
哔哩哔哩,简称B站,最早于2009年在杭州诞生。其主体后来迁至上海杨浦区。走进哔哩哔哩后现代的大楼,阳光透过淡蓝色落地窗玻璃折射在白色大理石地板上,给人一种混然天成的美感。周围既有高楼大厦,也有老式工厂,仿佛在短短时间内穿越了不同的时代。
很多人批评B站的《后浪》并不懂大多数人的生活现状,但实则B站所处的位置正是文化的交汇点。这里既有繁华的商场和富有的人群,也有简陋的社区和底层的生活。复旦大学和建筑工地相邻,时尚与贫穷并存,这里汇聚了形形的年轻人。
B站就像一个顽童,坐落在工厂丛生的土地上,用创意和希望审视这个全新的世界。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视频网站,更是一个包容各种亚文化圈的平台。从二次元到摄影、老电影、哲学等,B站深耕人群中的亚文化圈,为不同的人群提神家园。
近年来,B站逐渐走出原有的圈子,资本的涌入使得其不断扩大用户和节目类型。许多人不理解B站的改变,认为它不再纯粹。对于老用户来说,这是必然的变化,也是创新必然会面临的困境。新用户对B站的热爱也让他们希望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这种变化是大资本涌入后对公司产品的必然选择。
除了亚文化圈的深耕,B站还通过大数据研究和对娱乐文化产业的考量,走出了一条满足精神世界的新路。年初的跨年直播活动刷爆整个互联网,展示了B站创造新文化的实力。《哈利波特》的钢琴曲勾起数亿人的共同回忆,西方艺术家的突然登台更是令人尖叫。B站不仅提供了学习内容,还通过创新的方式满足了年轻人的精神需求。
那么,B站是如何崛起的呢?很多人认为它是一家由资本推动的公司。确实,从2013年开始,B站便享受到了资本的甜头,逐渐在上市并获得了腾讯、阿里、索尼等巨头的投资。其公司结构复杂,包括哔哩哔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幻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主体公司,覆盖文娱产业链的上游到下游。股权结构分配合理,使得公司在战略规划上具备决策权。
资本引导着B站前进,通过扩大用户、增加频道栏目、扩大节目类型等方式达到资本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伴随着债务的积累。这些债务对于小公司来说可能无法承受,但对于拥有超过1亿消费能力较强用户的视频网站来说,这些债务只会促进公司的进一步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