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名字】正本清源
【成语拼音】zhèng běn qīng yuán
【成语释义】从根本上进行整顿和清理,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源自《汉书·刑法志》,指出在面临社会混乱和法律问题时,必须从源头开始清理,从根本上整顿,重新和修订刑法制度。
【近义词】源头治理、根绝祸患、正本溯源、清源正本
【反义词】敷衍了事、治标不治本、避重就轻、得过且过
【成语用法】通常用于形容从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可用于描述对事物进行彻底的整顿和清理。常用于褒义语境。
【造句举例】
1. 在教育领域,我们必须正本清源,从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入手,才能真正提高教育质量。
2.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采取正本清源的措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成语故事】
班固,字孟坚,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辞赋家以及理论家。他出生于儒学世家,自幼受到父祖的熏陶,学识渊博,精通儒家经典及历史。
班固开始撰写《汉书》时,发现当时的法律存在诸多不合宜之处,刑罚的轻重常拿捏不当,导致社会依然混乱。他深入研究了这个问题,并认为必须从源头开始清理、从根本开始整顿,重新和修订刑法制度。于是,班固提出了“正本清源”的理念,强调必须从根本上整顿和清理,才能使社会真正安定,有安乐的生活。
班固的“正本清源”理念不仅体现在他的学术研究中,也贯穿于他的文学创作和理论中。他的著作《汉书》是古代重要的史书之一,对后世的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理论也集当时之大成,使谶纬理论化、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