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与家有关的成语100个

与家有关的成语100个

1、呆若木鸡的故事源自《庄子达生》。故事讲的是周宣王请齐国驯鸡高手纪渻子为其驯养斗鸡。纪渻子原被认为是纪国人,即现今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一带的历史人物。由于纪国与齐国相邻且存在矛盾,后来纪国被齐国吞并,纪渻子可能因此来到齐国为齐王服务。寿光市纪台镇作为纪国古都,当地博物馆对“呆若木鸡”等历史典故有所解读。

2、鸡鸣狗吠、事半功倍、出类拔萃,这三个成语都源于《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形容的是齐国社会安宁的景象;事半功倍则用来形容做事效率高,只花费一半力气就能取得双倍效果;而出类拔萃则是形容人的才能或品质超出一般人。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与公孙丑有关,他是战国时期齐国人,现今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圣城街道公孙村人。

3、联袂而至这个成语通常认为是出自《清史稿魏琯传》。魏琯是山东寿光人,在清朝为官,其事迹被记录在《清史稿》中。当提到联袂而至时,往往会与魏琯的故事相联系。

4、少见多怪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牟融的《理惑论》中。牟融是东汉时期的和家,来自山东潍坊安丘。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见识少、对不熟悉的事物轻易表示惊讶的人。

5、烂醉如泥的故事出自南朝宋时期范晔所著的《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周泽是汉代北海安丘人,字稺都。故事描述了他作为掌管宗庙礼仪的,常年斋戒后却烂醉如泥的情形。

6、弹冠相庆的故事源于东汉班固的《汉书王吉传》。王吉和贡禹是好友,两人都学识渊博、廉洁克己,且爱好和抱负相同。当王吉被召去时,贡禹很高兴,便准备戴帽庆祝,后来人们用“弹冠相庆”来形容好友即将升迁时互相庆祝的情景。王吉来自山东临沂,而贡禹是山东潍坊诸城市人。

7、成语“踊贵屦贱”源自《左传昭公三年》。故事讲的是齐景公时期,由于刑罚严酷,市场上为受刖刑的人制作的鞋子价格昂贵,而普通鞋子则便宜。晏子借此讽喻齐景公减少,该成语因此流传下来。晏子是古代潍坊人。


与家有关的成语100个

你可能也会喜欢...